做翻译应当具备的能力

优质
小牛编辑
148浏览
2023-12-01

俗话说:凡事都得讲究个方法。尤其对于翻译这样一门高度复杂的劳动,要想做好它总得讲些章法,否则直接抓起笔杆子(键盘)硬干多半不会有好下场。我总结自己的翻译经验,给广大译者朋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要想做好翻译,首先要有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

许多人认为,如今各种工具这么先进,要做翻译,只要能“大致看懂”原文,再查查字典就可以了。如果你抱着这种想法,翻译是一定做不好的。翻译这门工作,通俗点说是要“改换形式,传达同等的信息”。我们都知道,信息在传导过程中必然会有损失,所以译者应当竭力避免这种损失。我们都见过甚至玩过“传话”的游戏,试想,如果传话人只能“断断续续”地听懂别人的话,大概明白意思,一定不是称职的传话人。同样的道理,如果译者只接收到原文“断续”的片段再改换语言表达出来,原文的意思必然大大损失,留下的也就少之又少——结果译文的读者只能接受到“片段之片段”,最终理解起来必然要困难很多。

具体来说,良好的英文阅读能力要求译者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包括文字表达的思想,单词的确切含义,结构的组织,还有“看不见”的其他内容,譬如语气、双关、典故……这样才能保证译文读者尽可能完整地接受原文的信息。当然,要做到这些很有难度,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些信息——至少要能感觉到:你或许不明白典故的来龙去脉,但至少要能判断出这里有一个典故,然后才有可能去弄清楚这个典故,而不是置若罔闻、视若无物。

缺乏英文阅读能力,译文有可能很通顺,但距离原文十万八千里,这里举两个例子:1,the longest bar(sell drinks)翻译成“最长的酒吧(卖饮料的)”。我们都知道,bar可以指“条、棒、酒吧、吧台”,原文作者也清楚这点,为了避免混淆,特地注明是“卖饮料的”,所以理所当然是“吧台”,翻译成“卖饮料的酒吧”,就是没有弄懂原文。2,economics in one lesson翻译成“一个教训中的经济学”,仅仅从字面来看,这是算不上错的,但如果我们具备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就会知道,真正的意思应当是“一堂课就能说明白的经济学”(“经济学一点通”更直白,当然这是后话)。

要想做好翻译的第二个建议是,要有好的词典。

我初学翻译的时候,有位老师指点说:“翻译一定要有好的词典,金山词霸是万万不能的。”当时自己很不服气,这些年来越来越觉得此话有道理。词典很重要,尤其是译者,一般手头必须有以下五本词典:《美国传统词典》、《Merraim-Webster词典》、《Collins Cobuild词典》、《英汉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双语版)》。简单来说,前两者提供了英文单词意思的完整解释,“Collins Cobuild”提供了全面的用法和例句(如果是中文版,很多时候可以照抄某个用法对应例句的翻译),《英汉大词典》对中文读者精确理解英文单词提供了很好的示例,而《现代汉语词典》则可以查到众多汉语对应的“地道”英文,帮译者判断是否可用。

不要小看词典的作用,好的词典可以对翻译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第一,好的词典解释很全面,你能够“找到”精当的解释,而不需要自己去“发明”。大家都知道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和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演过一部很精彩的影片Heat。如果没有好词典,译者或许会自作聪明地往“火爆”之类的意思上猜,但好的词典会告诉你,Heat是美国俚语,专指“警察竭尽全力追捕罪犯的激烈行动”。

第二,好的词典一般都包括thesaurus(同义词典),而thesaurus很有用。许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一个单词的意思,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合适的译法,但查阅thesaurus往往可以迅速找到合适的同义词,曲径通幽,直接拿过来放在译文里即可。就拿大家都熟悉的单词hot来说,除去众所周知的“热”,它还有个意思是“获得广泛喜爱或赞同“(enjoying widespread favor or approval ),但如何翻译最合适?如果你查阅thesaurus,可知这个意思的同义词有pop、popularized、vogue,所以如果在口语里,不妨直接翻译为“潮”。

第三,好的词典会提供若干精当的例句,如果遇上英汉词典,例句也会翻译成中文,这样我们就能摆脱“词对词”的刚性限制,在语境中“认识”这个词语。参考例句来翻译,比干巴巴地看几个空中楼阁般的解释省心得多。还是举hot为例,它也可以表示东西卖得很快。但是“卖得很快的书”还是不自然,如果你看到In this book store, you can find hot books there,多半可以想到书店里的“畅销书/热销书展区”,所以hot books翻译为“畅销书/热销书”就更为地道。

要想做好翻译的第三点建议是,译者应当有相当的知识积累,还要有一定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非常广泛的,除去文字本身,还有隐喻、双关、典故等等“只可意会”的信息,而且,照顾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并非原文作者的义务,译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就必须能领会到这些“只可意会”的信息,并把它们补充到译文里。这时候就体现出知识积累的重要了:译者需要能看到文字之外“只可意会”的信息,又无法预先判断需要哪类背景知识,做到“定向准备”,所以只能大致确定一个方向,平时多做积累。积累越多,补充和衔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难度也越小。

我读社会科学类的书籍,习惯留意外国人名地名的原文,所以最近看到某篇译文中出现的“胡姆”、“贝瑟姆”、“法比恩主义”,基本可以确定译者完全搞错了,原文说的应当是“休谟”、“边泌”、“费边主义”。如果连这些社会科学中耳熟能详的名词都能搞错,译本的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我还看到过“纽约 Haven”这样的地名,显然是作者不熟悉地理,不知道纽约旁边有个New Haven(耶鲁大学所在地),才会犯这类错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外国书籍习惯引用中国(东方)的格言和箴言。遇到这类情况,译者通常能读懂意思,但不知道中文原文是什么,为了准确“还原”,只能依靠自己的积累判断出这是什么时代,什么人说的话。一般译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然后就只需要迅速准确地查到原文即可。比如“Only when one distinguishes beauty, does one create the unattractive.”,懂英文的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只有能识别美丽,才可以创造不吸引人的东西”,但这绝不是古人说的原话,如果译者熟悉《道德经》,就可以还原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读来感觉截然不同。

要想做好翻译,还必须持续培养自己对中文的感觉。

有种说法认为,“翻译的问题在中文”,对此我有保留地赞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英文不好,原文不懂,谈何翻译呢?不过能准确理解原文的人很多,合格的译者却很少,问题就出在中文上,所以有必要专门提一提。

谈到中文的问题,大家经常想到的就是文字通顺流畅、结构整齐。这些没什么好说的,懂一点语文的人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按照我的经验,要解决“中文”问题,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思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究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

思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助于把握概念的本质,比如我们常说的“贯彻精神”,这个“贯彻”到底是什么意思。思考“这个意思究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比如太累了不能继续前进,“我走不动了”就比“我不能走了”更自然。努力发现和把握细微的差异,能让译文更准确,比如同样是never的翻译,“自采取措施以来,盗窃案从未发生过”和“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他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你是否发现了,“从未”一般指“到目前为止”,而“始终”一般指已经结束的“有始有终”?如果对调“从未”和“始终没有”,感觉就会别扭许多。

想成为优秀的译者,要思考的问题不只上面这些,比如还有:看似不相干的两个词,在怎样的情境下竟然是可以替换的?(“这类小说有着预测得到的情节”,“预测得到”和“千篇一律”其实是一个意思)。同一个词语,如何表达好几种不同的意思?(“原来”原来有两种意思:一种表示“之前”,“他原来住在这里,后来搬走了”;一种表示“竟然”,“他原来住在这里,我们都弄错了”)。

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很困难甚至非常折磨人的,因为它要求你摆脱“约定俗成”的习惯去“较真”。但是经常思考,必然会有许多收获,翻译的时候也就更加得心应手,译文也更加顺畅自然。比如拿破仑有句名言,某个翻译版本是这样的:“在战场上,力量的四分之三在于精神。”原文译文忠实对应,算不上错,但总觉得别扭。如果仔细想想,战场上的力量,不就是“战斗力”吗?战场上的精神,不就是“士气”吗?“战斗力的四分之三在于士气”,更加简洁、贴切,也更多些“名人名言”的味道,可以算“还不错的翻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