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资料 > C 语言程序设计 >

递归

优质
小牛编辑
123浏览
2023-12-01

阶乘

可以用循环的方法,即从1开始,乘2,再乘3­…..一直乘到n。这种方法容易理解,也容易实现

由于n! = n× (n-1)! 数学里定义0!=1,从而n!可以用下面的递归公式表示:

1501678288788

int p(int n){
      if(n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n*p(n-1);
      }
}

递归的执行过程

1501678560927

递归与迭代的选择:

  • 对于大多数常用的递归都有简单、等价的迭代程序。究竟使用哪一种,凭你的经验选择。
  • 迭代程序复杂,但效率高。
  • 递归程序逻辑清晰,但往往效率较低。

斐波那契数列

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

1501678863805

int  f(int n){
   if(n==0){
         return 0;
   }else if(n==1){
         return 1;
   }else{
         return (f(n-1)+f(n-2));
   }        
}

实现效率分析:消费的时间是灾难性的!!!

Fibonacci函数的迭代实现

int f(int n)
{ int i, fn, fn_1 = 0, fn_2 = 1;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for ( i = 2; i<=n; ++i)
     { fn = fn_1 + fn_2;
        fn_2 = fn_1; fn_1 = fn; }
 return fn;
}

消耗的时间:执行n次加法和3n次赋值!!!

系统考虑:对递归函数的每次调用都需要内存空间。由于很多调用的活动都是同时进行的,操作系统可能会耗尽可用的内存,避免在处理过大的n时产生溢出问题。

数字旋转方阵(蛇阵)

数字旋转方阵如图所示。编程输出任意N*N的蛇阵。

1501603455020

用递归的观点看问题

  • 先填最外圈,然后再填内部内部的填法同上。也是先填最外圈,再填内部。
  • 根据上述思想,可以设计一个递归函数fill。该函数先填外圈,然后递归调用自己填内部。

函数原型:

void fill(int number, int begin, int size)
// number:表示要填入的起始数据
// begin:表示要填的起始位置
// size:蛇阵的规模

要生成一个6*6的蛇阵只要调用:fill(1,0,6)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20][20];
void fill( int, int, int );

int main()
{
    int row, col, size;
    cout << "请输入蛇阵的规模:";
    cin >> size;
    fill( 1, 0, size );

    for ( row = 0; row < size; row++ )
    {
        cout << endl;
        for ( col = 0; col < size; col++ ){
            cout << p[row][col] << '\t';
        }
    }
    return 0;
}

void fill( int number, int begin, int size )
{
    int i, row = begin, col = begin;

    if ( size == 0 ) return;

    if ( size == 1 )
    {
        p[begin][begin] = number; 
        return;
    }

    p[row][col] = number++;

    for ( i = 0; i < size - 1; i++ )
    {
        p[++row][col] = number++;
    }

    for ( i = 0; i < size - 1; i++ )
    {
        p[row][++col] = number++;
    }

    for ( i = 0; i < size - 1; i++ )
    {
        p[--row][col] = number++;
    }

    for ( i = 0; i < size - 2; i++ )
    {
        p[row][--col] = number++;
    }

    fill( number, begin + 1, size - 2 );
}
  • 自上而下填最左列
  • 自左而右填最下行
  • 自下而上填最右列
  • 自右而左填最上行
  • 递归调用fill,规模减2,起始位置为原来的下一行下一列,填入的起始数字为填入一圈后的第一个数字。

汉诺塔问题

1501679232218

目标:将A上的盘子全部移到B上

规则: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不允许大盘子放在小盘子上

解题思路:

  • 最简单的情况,只有一个盘子:将盘子直接从A移到B
  • 大于一个盘子的情况:
    • 将除了最下面一个盘子外的所有盘子从A移到C
    • 将最下面的盘子从A移到B
    • 将C上的盘子移回B
void  Hanoi(int n,  char start, char finish, char temp){ 
      if (n==1){
          cout << start << "->" << finish << '\t';
      }else {  
          Hanoi(n-1, start, temp, finish);
        cout << start << "->" << finish << '\t';
        Hanoi(n-1, temp, finish, start);
    }
}

基于递归的算法

  • 回溯法
  • 分治法
  • 动态规则

回溯法

  • 首先暂时放弃问题规模大小的限制,并将问题的候选解按某种顺序逐一枚举和检验。当发现候选解不可能是解时,就选择下一候选解。如果当前候选解除了不满足规模要求外,满足其他所有要求时,继续扩大当前候选解的规模,并继续试探。如果当前的候选解满足包括问题规模在内的所有要求时,该候选解就是问题的一个解。
  • 寻找下一候选解的过程称为回朔。
  • 扩大当前候选解的规模,并继续试探的过程称为向前试探。
  • 分书问题和八皇后都是典型的回溯法问题

实例:分书问题

有编号为0,1,2,3,4的5本书,准备分给5个人A,B,C,D,E,每个人的阅读兴趣用一个二维数组描述:

  • Like[i][j] = true i喜欢书j
  • Like[i][j] = false i不喜欢书j

写一个程序,输出所有皆大欢喜的分书方案

存储设计:

  • 用一个二维数组like存储用户的兴趣
  • take[i] = j表示第i本书分给了第j个人。如果第i本书尚未被分配,给take[i]一个特殊值,如-1。

1501603337999

解题思路:

设计一个函数trynext(i)给第i个人分书。

  • 依次尝试把书j分给人i。

    • 如果第i个人不喜欢第j本书,则尝试下一本书,如果喜欢,并且第j本书尚未分配,则把书j分配给i。

    • 如果i是最后一个人,则方案数加1,输出该方案。否则调用trynext(i+1)为第i+1个人分书。

    • 回溯。让第i个人退回书j,尝试下一个j,即寻找下一个可行的方案

  • 由于在每次try中都要用到like,take以及目前找到的方案数n,因此可将它们作为全局变量,以免每次函数调用时都要带一大串参数。
void trynext(int i)
{
   int j, k;

    for (j=0; j<5; ++j) {
        if (like[i][j] && take[j]== -1)   {        //如果i喜欢j,并且j未被分配
            take[j] = i;                           //j分给i
            if (i == 4)  {                         //找到一种新方案,输出此方案
                  n++;
                  cout << "\n第" << n << "种方案: "<< endl;
                  cout << " 书\t人" << endl;
                  for (k=0; k<5; k++)  
                        cout <<k << '\t' << char(take[k] +'A') << endl;
            }
            else  trynext(i+1);    //为下一个人分书
            take[j] = -1;    //尝试找下一方案
        }
    }
}

当like矩阵的值为:

分书问题

调用trynext(0);的结果为:

人(方案1)人(方案2)
0BB
1CE
2AA
3DD
4EC

实例:八皇后问题

在一个8*8的棋盘上放8个皇后,使8个皇后中没有两个以上的皇后会在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上。

八皇后问题的求解过程:

求解过程从空配置开始,在第一列到第m列为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再配置m+1列,直到第n列的配置也时合理时,就找到了一个解。另外在一列上也有n种配置。开始时配置在第一行,以后改变时,顺序选择第二行、第三行 ...... 第n行。当配置到第n行时还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配置时,就要回朔,去改变前一列的配置。

queen_all(k)
{   for (i = 1; i <=8; ++i)
        if (皇后放在第i行是可行的) {
             在第i行放入皇后;
             if(k == 8) 输出解;
             else queen_all(k+1);
            恢复该位置为空;
        }
}

棋盘的数据结构的设计:

  • 比较直观的方法是采用一个二维数组,但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种表示方法给调整候选解及检查其合理性会带来困难。
  • 对于本题来说,我们关心的并不是皇后的具体位置,而是“一个皇后是否已经在某行和某条斜线合理地安置好了”。
  • 因为在每一列上恰好放一个皇后,所以引入一个一维数组(设为col(9)),值col[j]表示在棋盘第j列上的皇后位置。如col[3]的值为4,就表示第三列的皇后在第四行。另外,为了使程序在找完了全部解后回溯到最初位置,设定col[0]的初值为0。当回溯到第0列时,说明程序已求得全部解(或无解),结束程序执行。

候选解的合理性检查:引入以下三个工作数组

  • 数组a[9],a[A]=true表示第A行上还没有皇后;
  • 数组b[16],b[A]=true表示第A条右高左低斜线上没有皇后;从左上角依次编到右下角(1-15)。
  • 数组c[16],c[A]=true表示第A条左高右低斜线上没有皇后。从左下角依次编到右上角(1-15)。
void queen_a11(int k) //在8x8棋盘的第k列上找合理的配置
{int i, j;
 char awn;
 for(i = 1; i < 9; i++) // 依次在l至8行上配置k列的皇后
     if ( a[i] && b[k+i-1] && c[8+k-i]) {          //可行位置 
           col[k] = i;
           a[i] = b[k+i-1] = c[8+k-i] = false;     //置对应位置有皇后
           if (k == 8) {                           // 找到一个可行解 
                 for (j = 1; j <= 8; j++)  cout << j << col[j]<< '\t' ;
          cout << endl;
                 cin >> awn;
                 if (awn=='Q' || awn=='q') exit(0);
           }
           else  queen_a11(k+1);              //递归至第k+1列
           a[i] = b[k+i-1] = c[8+k-i] = true; //恢复对应位置无皇后
     }
}

主程序

int col[9];
bool a[9], b[17],c[17];

int main()
{  int j;

   for(j = 0; j <=8; j++) a[j] = true;
   for(j = 0; j <= 16; j++) b[j] = c[j] = true;
   queen_a11(1);

   return 0;
}

实例:迷宫问题

迷宫问题是关于程序设计的一个典型问题,现在用递归的方法来求解迷宫问题。

所谓迷宫问题就是把一只老鼠从无顶盖的大盒子(迷宫)的入口处赶进迷宫。迷宫中设置了很多墙壁,对前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障碍。在迷宫的唯一出口处放置了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通路以到达出口。

如果从迷宫的入口到达出口,途中不出现行进方向错误,则得到一条最佳路线。利用递归方法可获得迷宫从入口到出口的最佳路线。

用一个二维数组maze[m+2][p+2]来表示迷宫。如图所示,当数组元素maze[i][j]=1时,表示该位置是墙壁,不能通行;当maze[i][j]=0时,表示该位置是通路。1≤i≤m,1≤j≤p。

数组的第0行、第m+1行,以及第0列和第p+1列是迷宫的围墙,第0列、p+1列中各有一个0,表示迷宫的入口和出口。

在求解迷宫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回溯法。老鼠在迷宫中任一时刻的位置可用数组行下标i和列下标j表示。从maze[i][j]出发,可能的前进方向有8个,按顺时针方向为N([i-1][j]),NE([i-1][j+1]),E([i][j+1]),SE([i+1][j+1]),S([i+1][j]),SW([i+1][j-1]),W([i][j-1]),NW([i-1][j-1])

设位置[i][j]标记为X,它实际是一个交通路口。X周围有8个前进方向,分别代表8个前进位置。如果某一方向是0值,表示该方向有路可通,否则表示该方向已堵死。

为了有效地选择下一位置,可以将从位置[i][j]出发可能的前进方向预先定义在一个表内,参看表4-6。该表为前进方向表,它给出向各个方向的偏移量。

  • 前进方向表move
move[q].dirmove[q].amove[q].bmove[q].dirmove[q].amove[q].b
"N"10"S"10
"NE"11"SW"11
"E"01"W"01
"SE"11"NW"11
struct offsets {      //位置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偏移
    int a, b;         //a,b是x,y方向的偏移
    char * dir;       //dir是方向
};
offsets move[8];      //各个方向的偏移表

例如,当前位置在[i][j]时,若向西南(SW)方向走,下一相邻位置[g][h]则为: g = i + move[5].a = i+1; h = j + move[5].b = j-1; d = move[5].dir;

当在迷宫中向前试探时,可根据表4-6所示的前进方向表,选择某一个前进方向向前试探。如果该前进方向走不通,则在前进路径上回退一步,再尝试其他的允许方向。

为了防止重走原路,另外设置一个标志矩阵mark[m+2][p+2],它的所有元素都初始化为0。一旦行进到迷宫的某个位置[i][j],则将mark[i][j]置为1。下次这个位置不能再走了。

解决迷宫问题的递归算法

// 从迷宫某一位置[i][j]开始,寻找通向出口[m][p]的一条路径。
// 如果找到,则函数返回1。否则函数返回0。试探的出发点为[1][1]
int seekpath (int x, int y){
    int i, g, h;                     //用g,h记录位置信息
    char * d;                        //用d记录方向
    if (x == m && y == p) return 1;  //已到达出口,返回1
    for (i = 0; i<8; i++){   //依次对每一个方向寻找通向出口的路径
        g = x+move[i].a; 
        h = y+move[i].b;
        d = move[i].dir;     //找下一个位置和方向(g,h,dir)
        if (maze[g][h] == 0 && mark[g][h] == 0) // 下一位置可通,试探该方向
        {
                mark[g][h] = 1;                 //标记为已访问过
                if (seekpath (g , h)) 
                {   //从此位置递归试探
                    cout<<"("<<g<<","<<h<<"),"<<"Direction"<<dir<<",";
                    return 1;       //试探成功,逆向输出路径坐标
                }
        }
     //回溯,换一个方向再试探通向出口的路径
    }
    if (x == 1 && y == 1) cout<<"no path in maze"<<endl;
    return 0;
}

分治法:递归与分而治之法

  • 分:分成较小的可以递归解决的问题
  • 治:从子问题的解形成原始问题的解
  • 分而治之算法通常都是高效的递归算法
  • 在分而治之法中,递归是“分”,额外的开销是“治”

最大连续子序列问题

给定(可能是负的)整数序列A1 , A2 , ... An,寻找(并标识) $\sum_{k=i}^{j}A_k$ 的值为最大的序列。如果所有的整数都是负的,那么最大连续子序列的和是零。

例如,假设输入是{-2, 11, -4, 13, -5, 2},那么答案是20,它表示连续子序列包含了第2项到第4项(如粗体字部分)。又如第二个例子,对于输入{1, -3, 4, -2, -1, 6},答案是7,这个子序列包含最后四项。

分而治之法的解题思路:

假设输入是{4,-3,5,-2,-1,2,6,-2}。我们把这个输入划分成两部分,前四个和后四个。这样最大连续子序列的和可能出现在下面三种情况中。

  • 情况1:整个位于前半部,可递归计算。
  • 情况2:整个位于后半部,可递归计算。
  • 情况3:从前半部开始但在后半部结束。

情况3的解决方法:

从两半部分的边界开始,通过从右到左的扫描来找到左半段的最长序列。类似地,从左到右的扫描找到右半段的最长序列。把这两个子序列组合起来,形成跨越分割边界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在这个实例中,结果序列是从第一部分的第一个元素到第二部分的其余元素。总和是两个子序列的和,即4+7=11。

算法总结:

  • 递归地计算整个位于前半部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 递归地计算整个位于后半部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 通过两个连续循环,计算从前半部开始但在后半部结束的最大连续子序列的和。
  • 选择三个和中的最大值。
// 找出数组a的下标从left到right之间的和值最大的子序列
// 用法:maxsum(a, 0, n-1);
int maxSum(int a[ ], int left, int right )
{    // maxLeft和maxRight分别为左、右半部的最长子序列和
    int maxLeft, maxRight, center;   
    int leftSum = 0, rightSum = 0;
    int maxLeftTmp = NEGMAX, maxRightTmp = NEGMAX; // NEGMAX最大负整数            

    if (left == right) return a[left] > 0 ? a[left] : 0;
    center = (left + right) / 2;  

    maxLeft = maxSum(a, left, center);       // 找前半部分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maxRight = maxSum(a, center + 1, right); // 找后半部分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找从前半部分开始到后半部分结束的最大连续子序列
    for (int i = center; i >= left; --i){
        leftSum += a[i];
        if (leftSum > maxLeftTmp)  maxLeftTmp = leftSum;
    }
    for (i = center + 1; i <= right; ++i){
        rightSum += a[i];
        if (rightSum > maxRightTmp)  maxRightTmp = rightSum;
    }

    return  max3(maxLeft, maxRight, maxLeftTmp + maxRightTmp);
}

动态规划

在实际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分成几个子问题,而是会分解出一系列的子问题。如果用分治法的话会使得递归调用的次数呈指数增长。如Finonacci数列的计算,第i个Fibonacci数是前两个Fibonacci数之和。

它是基于分而治之算法。在每一阶段都将当前问题分解为多个已解决的子问题

为解决递归爆炸问题,通常先找出小问题的解,记录在一个表中,在解决大问题时不需要递归,只需要从表中取出小问题的解。

实例:找零问题

对于一种货币,有面值为C1, C2, …, CN(分)的硬币,最少需要多少个硬币来找出K分钱的零钱。

贪婪法解法

我们不断使用可能的最大面值的硬币。如:硬币有1、5、10和25分的面值。我们可以通过使用2个25分、一个10分的硬币以及三个1分来找出63分钱,一共是6个硬币。 如果包含一个21分硬币时,贪心算法仍然给出一个用六个硬币的解,但是最佳的解是用三个硬币(三个都是21分的硬币。)

解法1:分治法

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硬币找零,这就是最小的。否则,对于每个可能的值i,我们可以独立计算找i分钱零钱和K-i分钱需要的最小硬币数。然后选择这个和最小的i。

怎样找出63分钱零钱

  • 找出1分钱零钱和62分钱零钱分别需要的硬币数是1和4。因此,63分钱需要使用五个硬币。
  • 找出2分钱和61分钱分别需要2和4个硬币,一共是六个硬币。
  • 我们继续尝试所有的可能性。我们看到一个21分和42分的分解,它可以分别用一个和两个硬币来找开,因此,这个找零问题就可以用三个硬币解决。
  • 我们需要尝试的最后一种分解是31分和32分。我们可以用两个硬币找出31分零钱,用三个硬币找出32分零钱,一共是五个硬币。
  • 因此最小值是三个硬币。
int coin(int k)
{  
      int i, tmp, int coinNum = k;
    if (能用一个硬币找零) return 1;
    for (i=1; i<k; ++i) 
       if ((tmp = coin(i) + coin(k-i)) < coinNum) 
    coinNum = tmp;
    return coinNum;
}

上述解法分析:此算法的效率很低。事实上63分钱找零的问题是不会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解决的。就如Finbonacci 函数一样

解法2

  • 通过指定其中的一个硬币来递归地简化问题。
  • 例如,对于63分钱,我们可以给出以下找零的办法。
    • 一个1分的硬币加上递归地分派62分钱
    • 一个5分的硬币加上递归地分派58分钱
    • 一个10分的硬币加上递归地分派53分钱
    • 一个21分的硬币加上递归地分派42分钱
    • 一个25分的硬币加上递归地分派38分钱
  • 该算法的问题仍然是效率问题

动态规划解

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重复计算造成的。因此,可把已有子问题的答案存放起来,当再次遇到此子问题时就不用重复计算了。在本例中,我们用coinsUsed[i]代表了找i分零钱所需的最小硬币数。

算法思想

  • 先找出0分钱的找零方法,把最小硬币数存入coinUsed[0]
  • 依次找出1分钱、2分钱…的找零方法,知道到达要找零的钱为止:
    • 对每个要找的零钱i,可以把i分解成某个coins[j]和 i - coins[j],
    • 所需硬币数为coinUsed[i-coins[j]]+1。对所有的j,取最小的coinUsed[i-coins[j]]+1作为i元钱找零的的答案。
// coins存放所有不同的硬币值,不同的硬币个数为differentCoins
// maxChange为要找的零钱数
void makechange( int coins[ ],  int differentCoins, 
                    int maxChange, int coinUsed[] )
{ 
  coinUsed[0] = 0; 
  for (int cents = 1; cents <= maxChange; cents++) {
         int minCoins = cents; 
         for (int j = 1; j < differentCoins; j++)  { 
                 if (coins[j] > cents) continue; 
                 if (coinUsed[ cents - coins[j] ] + 1 < minCoins) 
                       minCoins = coinUsed[ cents - coins[j] ] + 1;                   
          }
          coinUsed[cents] = minCoins; 
    }
}

递归调戏GoogleEar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ndows.h>

//01.HWND类型的变量介绍:
//  1.窗体的唯一标识号
//  2.全局变量,谁都可以进行访问,递归函数同样可以调用
HWND win;

//打开GoogleEarth
void openGoogleEarth()
{
    ShellExecuteA(0, "open", "\"C:\\Program Files (x86)\\Google\\Google Earth\\client\\googleearth.exe\"", 0, 0, 1);
}

//GoogleEarth窗体的隐藏和显示切换
void HSGoogleEarth()
{//死循环-->反复调用-->递归的形式-->递归函数
    ShowWindow(win, SW_HIDE);//隐藏
    Sleep(1000);
    ShowWindow(win, SW_SHOW);//显示
    Sleep(1000);//实现完美间隔形式需要这行代码

    HSGoogleEarth();
}

//Google浏览器窗体的从左往右移动
void moveGoogleEarth(int n)
{//递归函数
    if (1600 == n)//当n == 1600的时候,结束递归循环
    {
        return;//跳出递归循环,进行递归函数的弹栈操作
    }
    else
    {
        SetWindowPos(win, NULL, n, 0, 500, 500, 0);//设置窗体坐标,尺寸
        Sleep(50);//休眠当前处理本函数的线程
        n += 10;//让递归循环函数趋于终止的条件
    }

    moveGoogleEarth(n);//递归调用
}

//0~1600,长度,宽度都会改变,放大
void googleEarthSmallToBig(int n)
{
    if (1600 == n)
    {
        return;//跳出递归循环结构
    }
    else
    {
        //实现从小到大,GoogleEarth有一个最小的窗口比例,最小不能小于这个窗口比例
        SetWindowPos(win, NULL, 0, 0, n, n * 768 / 1366, 0);//设置窗体坐标,尺寸
        Sleep(50);//休眠
        n += 10;
    }

    googleEarthSmallToBig(n);
}

//关闭GoogleEarth
void closeGoogleEarth()
{
    system("taskkill /f /im googleearth.exe");
}

//玩儿弄GoogleEarth
void playGoogleEarth()
{
    //寻找GoogleEarth窗体本身
    win = FindWindowA("QWidget", "Google Earth");
    if (NULL == win)
    {
        printf("GoogleEarth正在玩失踪! \n");
        return;
    }
    Sleep(2000);

    SetWindowTextA(win, "拉里佩奇!你的产品好垃圾! \n");
    Sleep(2000);

    moveGoogleEarth(0);//移动
    googleEarthSmallToBig(0);//放大
    HSGoogleEarth();//显示隐藏切换
}

int main01(void)
{
    closeGoogleEarth();
    Sleep(2000);
    openGoogleEarth();
    Sleep(5000);
    playGoogleEarth();

    system("pa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