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态和封装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1 CORINTHIANS 13:4-7)
多态和封装
“多态”和“封装”是OOP的重要特征——前面说的“继承”也是。但是,对于Python而言,对这两个的理解也有很多不同。建议读者“吃百家宴”,到网上搜一搜有关话题,不少人写了文章来讨论。
多态
这里我仅仅针对初学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谈谈零基础学Python的读者可以怎样理解“多态”,因为“多态”就如同其名字一样,在理解上也是“多态”的。
先来看这样的例子:
>>> "This is a book".count("s")2>>> [1,2,4,3,5,3].count(3)2
上面的count()
的作用是数一数某个元素在对象中出现的次数。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我们并没有限定count()
的参数类型。类似的例子还有:
>>> f = lambda x,y:x+y
还记得这个lambda
函数吗?如果忘记了,请复习函数(5)中对此的解释。
>>> f(2,3)5>>> f("qiw","sir")'qiwsir'>>> f(["python","java"],["c++","lisp"])['python', 'java', 'c++', 'lisp']
这里我们没有限制参数的类型,也一定不能限制,因为如果限制了,就不是pythonic了。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给参数任意类型,都能得到不报错的结果。
以上,就体现了“多态”——同一种行为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形态的能力,换一种说法,就是对象多种表现形式的体现。
当然,也有人就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本质上是在参数传入值之前,Python并没有确定参数的类型,只能让数据进入函数之后再处理,能处理则罢,不能处理就报错。例如:
>>> f("qiw", 2)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tdin>", line 1, in <lambda>TypeError: cannot concatenate 'str' and 'int' objects
本书由于不属于这种概念争论范畴,所以不进行这方面的深入探索,仅仅是告诉各位读者相关信息。并且,也是按照“人云亦云”的原则,既然大多数程序员都在讨论多态,那么我们就按照大多数人说的去介绍(尽管有时候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多态”,英文是:Polymorphism,在台湾被称作“多型”。维基百科中对此有详细解释说明。
多型(英语:Polymorphism),是指物件導向程式執行時,相同的訊息可能會送給多個不同的類別之物件,而系統可依據物件所屬類別,引發對應類別的方法,而有不同的行為。簡單來說,所謂多型意指相同的訊息給予不同的物件會引發不同的動作稱之。
再简化的说法就是“有多种形式”,就算不知道变量(参数)所引用的对象类型,也一样能进行操作,来者不拒。比如上面显示的例子。在Python中,更为pythonic的做法是根本就不进行类型检验。
例如著名的repr()
函数,它能够针对输入的任何对象返回一个字符串。这就是多态的代表之一。
>>> repr([1,2,3])'[1, 2, 3]'>>> repr(1)'1'>>> repr({"lang":"python"})"{'lang': 'python'}"
使用它写一个小函数,还是作为多态代表的。
>>> def length(x):... print "The length of", repr(x), "is", len(x)... >>> length("how are you")The length of 'how are you' is 11>>> length([1,2,3])The length of [1, 2, 3] is 3>>> length({"lang":"python","book":"itdiffer.com"})The length of {'lang': 'python', 'book': 'itdiffer.com'} is 2
不过,多态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样做:
>>> length(7)The length of 7 is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File "<stdin>", line 2, in lengthTypeError: object of type 'int' has no len()
报错了。看错误提示,明确告诉了我们object of type 'int' has no len()
。
上述的种种多态表现,皆因为Python是一种解释型的语言,不需要进行预编译,只在运行时才确定状态。所以,Python就被认为天生是一种多态的语言。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Python不支持多态,在理由中,也用了上述内容。看来,看着半杯水,的确能够有不同的结论——“还有半杯水呢!”和“还剩半杯水了!”。
争论,让给思想者。我们,围观。
为了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Python的多态特点,必须要比较,不跟世界上三分之二尚处于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比较,怎能体会到自己生活在幸福的祖国大花园内。
《Thinking in Java》的作者Bruce Eckel在2003年5月2日发表了一篇题为《Strong Typing vs. Strong Testing》的博客,在其中将Java和Python的多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在此我选摘部分内容,重温大师的论述。
先来欣赏大师所撰写的一段Java代码:
// Speaking pets in Java:interface Pet { void speak();}class Cat implements Pet { public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meow!"); }}class Dog implements Pet { public void speak() { System.out.println("woof!"); }}public class PetSpeak { static void command(Pet p) { p.speak();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t[] pets = { new Cat(), new Dog() }; for(int i = 0; i < pets.length; i++) command(pets[i]); }}
如果读者没有学习过Java,对上述代码理解可能不是很顺畅,这不重要。主要观察command(Pet p)
,这种写法意味着函数command()
所能接受的参数的类型必须是Pet
类型,其它类型不行。所以,必须创建interface Pet
这个接口并且类Cat和Dog继承它,然后才能upcast them to the generic command() method。(原文: I must create a hierarchy of Pet, and inherit Dog and Cat so that I can upcast them to the generic command() method.)
与上面的代码相对应,大师提供了Python代码,如下所示:
# Speaking pets in Python:class Pet: def speak(self): passclass Cat(Pet): def speak(self): print "meow!"class Dog(Pet): def speak(self): print "woof!"def command(pet): pet.speak()pets = [ Cat(), Dog() ]for pet in pets: command(pet)
注意这段Python代码中的command()
函数,其参数pet
并没有要求必须是前面的Pet
类型(注意区分大小写),仅仅是一个名字为pet
的对象引用罢了。Python不关心引用的对象是什么类型,只要改对象有speak()
方法即可。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因为历史原因(2003年),大师当时写的是旧式类。
根据我们对Python的理解,上面代码中的类Pet
其实是多余的。是的,大师也这么认为,只是因为大师当时是完全模仿Java程序而写的。随后,大师就修改了上面的代码。
# Speaking pets in Python, but without base classes:class Cat: def speak(self): print "meow!"class Dog: def speak(self): print "woof!"class Bob: def bow(self): print "thank you, thank you!" def speak(self): print "hello, welcome to the neighborhood!" def drive(self): print "beep, beep!"def command(pet): pet.speak()pets = [ Cat(), Dog(), Bob() ]for pet in pets: command(pet)
不仅去掉了没什么用的类Pet
,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类Bob
,这个类根本不是如Cat
和Dog
那样的类型,只是它碰巧也有一个名字为speak()
的方法罢了。但是,也依然能够在command()
函数中被调用。
这就是Python中的多态特点,大师Brue Eckel通过非常有说明了的代码说明了Java和Python的区别,并充分展示了Python中的多态特征。
诚如前面所述,Python不检查传入对象的类型(上面大师所写的代码中非常清晰表明了这点),这种方式被称之为“隐式类型”(laten typing)或者“结构式类型”(structural typing),也被通俗的称为“鸭子类型”(duck typeing),其含义在维基百科中被表述为:
在程序设计中,鸭子类型(英语:duck typing)是动态类型的一种风格。在这种风格中,一个对象有效的语义,不是由继承自特定的类或实现特定的接口,而是由当前方法和属性的集合决定。这个概念的名字来源于由James Whitcomb Riley提出的鸭子测试,“鸭子测试”可以这样表述:“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
鸭子类型就意味着可以向任何对象发送任何消息,语言只关心该对象能否接受该消息,不强求该对象是否某一种特定的类型——该对象的多态表现。
对于Python的这种特征,有一批程序员不接受,他们认为在程序被执行的时候,可能收到错误的对象,而且这种错误还可能潜伏在程序的某个角落。因此在编程领域就有了“强类型”(如Java)和“弱类型”(如Python)之争。
对于此类争论,大师Brue Eckel在上面所提到的博客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下面原文恭录于此:
Strong testing, not strong typing.
So this, I assert, is an aspect of why Python works. C++ tests happen at compile time (with a few minor special cases). Some Java tests happen at compile time (syntax checking), and some happen at run time (array-bounds checking, for example). Most Python tests happen at runtime rather than at compile time, but they do happen, and that's the important thing (not when). And because I can get a Python program up and running in far less time than it takes you to write the equivalent C++/Java/C# program, I can start running the real tests sooner: unit tests, tests of my hypothesis, tests of alternate approaches, etc. And if a Python program has adequate unit tests, it can be as robust as a C++, Java or C# program with adequate unit tests (although the tests in Python will be faster to write).
读大师的话,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再也不去参与那些浪费唾沫的争论了。
顺便再告诉读者,从发表于2003年5月2日的《Strong Typing vs. Strong Testing》中可以看出,大师在那时已经开始在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使用Python了。2003年,那时候赵国程序员,有多少知道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名为Python的计算机高级语言。
对于多态问题,最后还要告诫读者,类型检查是毁掉多态的利器,比如type、isinstance以及isubclass函数,所以,一定要慎用这些类型检查函数。
封装和私有化
“封装”,是不是把代码写到某个东西里面,“人”在编辑器中打开,就看不到了呢?
除非是你的显示器坏了。
在程序设计中,封装(Encapsulation)是对具体对象的一种抽象,即将某些部分隐藏起来,在程序外部看不到,即无法调用(不是人用眼睛看不到那个代码,除非用某种加密或者混淆方法,造成现实上的困难,但这不是封装)。
要了解封装,离不开“私有化”,就是将类或者函数中的某些属性限制在某个区域之内,外部无法调用。
Python中私有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准备私有化的属性(包括方法、数据)名字前面加双下划线。例如: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class ProtectMe(object): #Python 3: class ProtectMe: def __init__(self): self.me = "qiwsir" self.__name = "kivi" def __python(self): print "I love Python." #Python 3: print("I love Python."),下同,从略 def code(self): print "Which language do you like?" self.__python()if __name__ == "__main__": p = ProtectMe() print p.me print p.__name
运行一下,看看效果:
$ python 21102.pyqiwsir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21102.py", line 21, in <module> print p.__nameAttributeError: 'ProtectM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name'
查看报错信息,告诉我们没有__name
那个属性。果然隐藏了,在类的外面无法调用。再试试那个函数,可否?
if __name__ == "__main__": p = ProtectMe() p.code() p.__python()
修改这部分即可。其中p.code()
的意图是要打印出两句话:"Which language do you like?"
和"I love Python."
,code()
方法和__python()
方法在同一个类中,可以调用之。后面的那个p.__python()
试图调用那个私有方法。看看效果:
$ python 21102.py Which language do you like?I love Python.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21102.py", line 23, in <module> p.__python()AttributeError: 'ProtectM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python'
如愿以偿。该调用的调用了,该隐藏的隐藏了。
用上面的方法,的确做到了封装。但是,我如果要调用那些私有属性,怎么办?
可以使用property
函数。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class ProtectMe(object): #Python 3: class ProtectMe: def __init__(self): self.me = "qiwsir" self.__name = "kivi"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 p = ProtectMe() print p.name #Python 3: print(p.name)
运行结果:
$ python 21102.py kivi
从上面可以看出,用了@property
之后,在调用那个方法的时候,用的是p.name
的形式,就好像在调用一个属性一样,跟前面p.me
的格式相同。
看来,封装的确不是让“人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