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
教学应用案例
公共基础课 胡涛——国家精品课《化学与社会》
链接 :https://www.icourse163.org/live/view/480000001951319.htm
传统的师讲生听“讲座式”教学模式理论上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知识传达方式。但是,它是不是一个高效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呢?
——大连理工大学 胡涛
「化学学科是以创新为最终目标的学科,本质是为了发现新东西。」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胡涛教授这样说。创新,在素质教育推广落地的今天,已经成为许多大学课程的目标热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成果导向式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的理念逐渐浮出水面受到推崇。胡教授认为,要想实现OBE,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以慕课堂等为代表的教学管理工具是当中的有利抓手。
1.1. 学生:自学高质量慕课,拉平个人学习基础
胡教授指出,大学化学课其实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但很明显,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对于刚刚从不同地区经过不同高考制度升学的大一新生,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因此,胡教师认为,筛选出优质的MOOC作为慕课堂的关联课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自学非常必要: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拉平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后续课程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助益。而这一方法,其实对于许多专业性较高的课程都具备同样的适用性。
(胡教授提出的“如何选慕课”三步走)
同时,学生在慕课上的学习进度也同步至慕课堂的个人数据库,教师得以及时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只需提纲挈领地进行知识串讲,引导学生总结知识框架,更关注解决重难点问题。
1.2. 教师:使用慕课堂备课,设计过程性学习数据载体
1.2.1. 课前设计测试题,遵循BOPPPS、「番茄钟」原则
在备课阶段,胡教授使用到了慕课堂的”添加问卷“功能,可以直接从问卷库导入,并支持在此基础上做编辑修改,更方便高效。
(利用慕课堂轻松实现课堂问卷制作)
在测试问卷的投放频次上,胡教授指出,各个老师根据自己教学内容以及授课对象的特点,有多样化的选择。但她个人更推荐有效教学法(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总计Summary, BOPPPS)的教学设计方法:在一次课堂中设置前后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番茄钟」的原则:一般以25分钟为学习单位,5分钟为一个缓冲休息单位。即为了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每25分钟发放一次随堂测试。每次课前以此为基本方案,在慕课堂设计好对应投放时间点的测试题。
1.2.2. 课中直播签到点名,玩法多样功能更科学
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签到、点名“等常规活动也迁移至慕课堂的后台进行统一操作,从而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在慕课堂中,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也有了更为趣味、科学的设置:签到时会自动识别签到人的GPS位置,在设定的距离外、时间后都视作迟到;点名可以更大程度实现「随机」,并在下次点名时可以自动筛选掉已经点过的学生。
(利用慕课堂可以实现GPS定时定距签到)
除此之外,胡教授还在课上融合了同伴教学法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只有当你会教别人的时候,你对知识的掌握才上了一个台阶。」同样,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讨论区、投票、投屏等环节都可以在慕课堂或是关联的MOOC、SPOC上完成,并留下过程数据。
1.2.3. 课后社群发布作业,督促学生定期检查学习效果
在课下,为了跟学生保持更紧密的课程沟通,更广泛地收集学生的线下学习数据,胡教授同步创建了课程QQ/微信社群,在其中发放阶段性问卷和作业,从而及时追踪学生在各单元知识点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2.4. 实时关注学生过程性数据,对「危险」学生进行问题辅导
通过学生慕课学习数据、课堂问卷及测试、小组伙伴学习等等收集而来的课前课中课后数据由此组成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路径。胡教授特别强调,这些由慕课堂收集而来的数据仅以“参与率”作为给分标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留下个人真实的学习痕迹和曲线;但将“正确率”作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培养的有效参考,进而完成后续1V1的师生交流,回应并解决部分学生切实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学生过程性评价数据的内容结构)
1.3. 结语
可能有许多教师认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应用慕课堂工具是为了方便教师开展更多样有趣的教学活动。这诚然不错,但并不是全部。胡教授用实践传达了一个理念:慕课堂的最终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因此它的应用出发点也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无论是在课前拉平知识基础、在过程性数据中以参与率而不是正确率作为得分标准,还是阶段性进行面对面1V1师生交流,都是在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工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