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启程
- Milo Yip
- 2016/9/15
本文是《从零开始的 JSON 库教程》的第一个单元。教程练习源代码位于 json-tutorial。
本单元内容:
JSON 是什么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个用于数据交换的文本格式,现时的标准为ECMA-404。
虽然 JSON 源至于 JavaScript 语言,但它只是一种数据格式,可用于任何编程语言。现时具类似功能的格式有 XML、YAML,当中以 JSON 的语法最为简单。
例如,一个动态网页想从服务器获得数据时,服务器从数据库查找数据,然后把数据转换成 JSON 文本格式:
{
"title": "Design Patterns",
"subtitle": "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author": [
"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
],
"year": 2009,
"weight": 1.8,
"hardcover": true,
"publisher": {
"Company": "Pearson Education",
"Country": "India"
},
"website": null
}
网页的脚本代码就可以把此 JSON 文本解析为内部的数据结构去使用。
从此例子可看出,JSON 是树状结构,而 JSON 只包含 6 种数据类型:
- null: 表示为 null
- boolean: 表示为 true 或 false
- number: 一般的浮点数表示方式,在下一单元详细说明
- string: 表示为 “…”
- array: 表示为 [ … ]
- object: 表示为 { … }
我们要实现的 JSON 库,主要是完成 3 个需求:
- 把 JSON 文本解析为一个树状数据结构(parse)。
- 提供接口访问该数据结构(access)。
- 把数据结构转换成 JSON 文本(stringify)。
我们会逐步实现这些需求。在本单元中,我们只实现最简单的 null 和 boolean 解析。
搭建编译环境
我们要做的库是跨平台、跨编译器的,同学可使用任意平台进行练习。
练习源代码位于 json-tutorial,当中 tutorial01 为本单元的练习代码。建议同学登记为 GitHub 用户,把项目 fork 一个自己的版本,然后在上面进行修改。不了解版本管理的同学,也可以按右方「Clone or download」按钮,简单下载一个 zip 文件。
我们的 JSON 库名为 leptjson,代码文件只有 3 个:
leptjson.h
:leptjson 的头文件(header file),含有对外的类型和 API 函数声明。leptjson.c
:leptjson 的实现文件(implementation file),含有内部的类型声明和函数实现。此文件会编译成库。test.c
:我们使用测试驱动开发(test driven development, TDD)。此文件包含测试程序,需要链接 leptjson 库。
为了方便跨平台开发,我们会使用一个现时最流行的软件配置工具 CMake。
在 Windows 下,下载安装 CMake 后,可以使用其 cmake-gui 程序:
先在 “Where is the source code” 选择 json-tutorial/tutorial01,再在 “Where to build the binary” 键入上一个目录加上 /build。
按 Configure,选择编译器,然后按 Generate 便会生成 Visual Studio 的 .sln 和 .vcproj 等文件。注意这个 build 目录都是生成的文件,可以随时删除,也不用上传至仓库。
在 OS X 下,建议安装 Homebrew,然后在命令行键入:
$ brew install cmake
$ cd github/json-tutorial/tutorial01
$ mkdir build
$ cd build
$ cmake -DCMAKE_BUILD_TYPE=Debug ..
$ make
这样会使用 GNU make 来生成项目,把 Debug 改成 Release 就会生成 Release 配置的 makefile。
若你喜欢的话,CMake 也可以生成 Xcode 项目:
$ cmake -G Xcode ..
$ open leptjson_test.xcodeproj
而在 Ubuntu 下,可使用 apt-get
来安装:
$ apt-get install cmake
无论使用什么平台及编译环境,编译运行后会出现:
$ ./leptjson_test
/Users/miloyip/github/json-tutorial/tutorial01/test.c:56: expect: 3 actual: 0
11/12 (91.67%) passed
若看到类似以上的结果,说明已成功搭建编译环境,我们可以去看看那几个代码文件的内容了。
头文件与 API 设计
C 语言有头文件的概念,需要使用 #include
去引入头文件中的类型声明和函数声明。但由于头文件也可以 #include
其他头文件,为避免重复声明,通常会利用宏加入 include 防范(include guard):
#ifndef LEPTJSON_H__
#define LEPTJSON_H__
/* ... */
#endif /* LEPTJSON_H__ */
宏的名字必须是唯一的,通常习惯以 _H__
作为后缀。由于 leptjson 只有一个头文件,可以简单命名为 LEPTJSON_H__
。如果项目有多个文件或目录结构,可以用 项目名称_目录_文件名称_H__
这种命名方式。
如前所述,JSON 中有 6 种数据类型,如果把 true 和 false 当作两个类型就是 7 种,我们为此声明一个枚举类型(enumeration type):
typedef enum { LEPT_NULL, LEPT_FALSE, LEPT_TRUE, LEPT_NUMBER, LEPT_STRING, LEPT_ARRAY, LEPT_OBJECT } lept_type;
因为 C 语言没有 C++ 的命名空间(namespace)功能,一般会使用项目的简写作为标识符的前缀。通常枚举值用全大写(如 LEPT_NULL
),而类型及函数则用小写(如 lept_type
)。
接下来,我们声明 JSON 的数据结构。JSON 是一个树形结构,我们最终需要实现一个树的数据结构,每个节点使用 lept_value
结构体表示,我们会称它为一个 JSON 值(JSON value)。
在此单元中,我们只需要实现 null, true 和 false 的解析,因此该结构体只需要存储一个 lept_type。之后的单元会逐步加入其他数据。
typedef struct {
lept_type type;
}lept_value;
C 语言的结构体是以 struct X {}
形式声明的,定义变量时也要写成 struct X x;
。为方便使用,上面的代码使用了 typedef
。
然后,我们现在只需要两个 API 函数,一个是解析 JSON:
int lept_parse(lept_value* v, const char* json);
传入的 JSON 文本是一个 C 字符串(空结尾字符串/null-terminated string),由于我们不应该改动这个输入字符串,所以使用 const char*
类型。
另一注意点是,传入的根节点指针 v 是由使用方负责分配的,所以一般用法是:
lept_value v;
const char json[] = ...;
int ret = lept_parse(&v, json);
返回值是以下这些枚举值,无错误会返回 LEPT_PARSE_OK
,其他值在下节解释。
enum {
LEPT_PARSE_OK = 0,
LEPT_PARSE_EXPECT_VALUE,
LEPT_PARSE_INVALID_VALUE,
LEPT_PARSE_ROOT_NOT_SINGULAR
};
现时我们只需要一个访问结果的函数,就是获取其类型:
lept_type lept_get_type(const lept_value* v);
JSON 语法子集
下面是此单元的 JSON 语法子集,使用 RFC7159 中的 ABNF 表示:
JSON-text = ws value ws
ws = *(%x20 / %x09 / %x0A / %x0D)
value = null / false / true
null = "null"
false = "false"
true = "true"
当中 %xhh
表示以 16 进制表示的字符,/
是多选一,*
是零或多个,()
用于分组。
那么第一行的意思是,JSON 文本由 3 部分组成,首先是空白(whitespace),接着是一个值,最后是空白。
第二行告诉我们,所谓空白,是由零或多个空格符(space U+0020)、制表符(tab U+0009)、换行符(LF U+000A)、回车符(CR U+000D)所组成。
第三行是说,我们现时的值只可以是 null、false 或 true,它们分别有对应的字面值(literal)。
我们的解析器应能判断输入是否一个合法的 JSON。如果输入的 JSON 不合符这个语法,我们要产生对应的错误码,方便使用者追查问题。
在这个 JSON 语法子集下,我们定义 3 种错误码:
- 若一个 JSON 只含有空白,传回
LEPT_PARSE_EXPECT_VALUE
。 - 若一个值之后,在空白之后还有其他字符,传回
LEPT_PARSE_ROOT_NOT_SINGULAR
。 - 若值不是那三种字面值,传回
LEPT_PARSE_INVALID_VALUE
。
单元测试
许多同学在做练习题时,都是以 printf
/cout
打印结果,再用肉眼对比结果是否乎合预期。但当软件项目越来越复杂,这个做法会越来越低效。一般我们会采用自动的测试方式,例如单元测试(unit testing)。单元测试也能确保其他人修改代码后,原来的功能维持正确(这称为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
常用的单元测试框架有 xUnit 系列,如 C++ 的 Google Test、C# 的 NUnit。我们为了简单起见,会编写一个极简单的单元测试方式。
一般来说,软件开发是以周期进行的。例如,加入一个功能,再写关于该功能的单元测试。但也有另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称为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它的主要循环步骤是:
- 加入一个测试。
- 运行所有测试,新的测试应该会失败。
- 编写实现代码。
- 运行所有测试,若有测试失败回到3。
- 重构代码。
- 回到 1。
TDD 是先写测试,再实现功能。好处是实现只会刚好满足测试,而不会写了一些不需要的代码,或是没有被测试的代码。
但无论我们是采用 TDD,或是先实现后测试,都应尽量加入足够覆盖率的单元测试。
回到 leptjson 项目,test.c
包含了一个极简的单元测试框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leptjson.h"
static int main_ret = 0;
static int test_count = 0;
static int test_pass = 0;
#define EXPECT_EQ_BASE(equality, expect, actual, format)
do {
test_count++;
if (equality)
test_pass++;
else {
fprintf(stderr, "%s:%d: expect: " format " actual: " format "n", __FILE__, __LINE__, expect, actual);
main_ret = 1;
}
} while(0)
#define EXPECT_EQ_INT(expect, actual) EXPECT_EQ_BASE((expect) == (actual), expect, actual, "%d")
static void test_parse_null() {
lept_value v;
v.type = LEPT_TRUE;
EXPECT_EQ_INT(LEPT_PARSE_OK, lept_parse(&v, "null"));
EXPECT_EQ_INT(LEPT_NULL, lept_get_type(&v));
}
/* ... */
static void test_parse() {
test_parse_null();
/* ... */
}
int main() {
test_parse();
printf("%d/%d (%3.2f%%) passedn", test_pass, test_count, test_pass * 100.0 / test_count);
return main_ret;
}
现时只提供了一个 EXPECT_EQ_INT(expect, actual)
的宏,每次使用这个宏时,如果 expect != actual(预期值不等于实际值),便会输出错误信息。
若按照 TDD 的步骤,我们先写一个测试,如上面的 test_parse_null()
,而 lept_parse()
只返回 LEPT_PARSE_OK
:
/Users/miloyip/github/json-tutorial/tutorial01/test.c:27: expect: 0 actual: 1
1/2 (50.00%) passed
第一个返回 LEPT_PARSE_OK
,所以是通过的。第二个测试因为 lept_parse()
没有把 v.type
改成 LEPT_NULL
,造成失败。我们再实现 lept_parse()
令到它能通过测试。
然而,完全按照 TDD 的步骤来开发,是会减慢开发进程。所以我个人会在这两种极端的工作方式取平衡。通常会在设计 API 后,先写部分测试代码,再写满足那些测试的实现。
宏的编写技巧
有些同学可能不了解 EXPECT_EQ_BASE
宏的编写技巧,简单说明一下。反斜线代表该行未结束,会串接下一行。而如果宏里有多过一个语句(statement),就需要用 do { /*...*/ } while(0)
包裹成单个语句,否则会有如下的问题:
#define M() a(); b()
if (cond)
M();
else
c();
/* 预处理后 */
if (cond)
a(); b(); /* b(); 在 if 之外 */
else /* <- else 缺乏对应 if */
c();
只用 { }
也不行:
#define M() { a(); b(); }
/* 预处理后 */
if (cond)
{ a(); b(); }; /* 最后的分号代表 if 语句结束 */
else /* else 缺乏对应 if */
c();
用 do while 就行了:
#define M() do { a(); b(); } while(0)
/* 预处理后 */
if (cond)
do { a(); b(); } while(0);
else
c();
实现解析器
有了 API 的设计、单元测试,终于要实现解析器了。
首先为了减少解析函数之间传递多个参数,我们把这些数据都放进一个 lept_context
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const char* json;
}lept_context;
/* ... */
/* 提示:这里应该是 JSON-text = ws value ws */
/* 以下实现没处理最后的 ws 和 LEPT_PARSE_ROOT_NOT_SINGULAR */
int lept_parse(lept_value* v, const char* json) {
lept_context c;
assert(v != NULL);
c.json = json;
v->type = LEPT_NULL;
lept_parse_whitespace(&c);
return lept_parse_value(&c, v);
}
暂时我们只储存 json 字符串当前位置,之后的单元我们需要加入更多内容。
若 lept_parse()
失败,会把 v
设为 null
类型,所以这里先把它设为 null
,让 lept_parse_value()
写入解析出来的根值。
leptjson 是一个手写的递归下降解析器(recursive descent parser)。由于 JSON 语法特别简单,我们不需要写分词器(tokenizer),只需检测下一个字符,便可以知道它是哪种类型的值,然后调用相关的分析函数。对于完整的 JSON 语法,跳过空白后,只需检测当前字符:
- n ➔ null
- t ➔ true
- f ➔ false
- “ ➔ string
- 0-9/- ➔ number
- [ ➔ array
- { ➔ object
所以,我们可以按照 JSON 语法一节的 EBNF 简单翻译成解析函数:
#define EXPECT(c, ch) do { assert(*c->json == (ch)); c->json++; } while(0)
/* ws = *(%x20 / %x09 / %x0A / %x0D) */
static void lept_parse_whitespace(lept_context* c) {
const char *p = c->json;
while (*p == ' ' || *p == 't' || *p == 'n' || *p == 'r')
p++;
c->json = p;
}
/* null = "null" */
static int lept_parse_null(lept_context* c, lept_value* v) {
EXPECT(c, 'n');
if (c->json[0] != 'u' || c->json[1] != 'l' || c->json[2] != 'l')
return LEPT_PARSE_INVALID_VALUE;
c->json += 3;
v->type = LEPT_NULL;
return LEPT_PARSE_OK;
}
/* value = null / false / true */
/* 提示:下面代码没处理 false / true,将会是练习之一 */
static int lept_parse_value(lept_context* c, lept_value* v) {
switch (*c->json) {
case 'n': return lept_parse_null(c, v);
case '': return LEPT_PARSE_EXPECT_VALUE;
default: return LEPT_PARSE_INVALID_VALUE;
}
}
由于 lept_parse_whitespace()
是不会出现错误的,返回类型为 void
。其它的解析函数会返回错误码,传递至顶层。
关于断言
断言(assertion)是 C 语言中常用的防御式编程方式,减少编程错误。最常用的是在函数开始的地方,检测所有参数。有时候也可以在调用函数后,检查上下文是否正确。
C 语言的标准库含有 assert()
这个宏(需 #include <assert.h>
),提供断言功能。当程序以 release 配置编译时(定义了 NDEBUG
宏),assert()
不会做检测;而当在 debug 配置时(没定义 NDEBUG
宏),则会在运行时检测 assert(cond)
中的条件是否为真(非 0),断言失败会直接令程序崩溃。
例如上面的 lept_parse_null()
开始时,当前字符应该是 'n'
,所以我们使用一个宏 EXPECT(c, ch)
进行断言,并跳到下一字符。
初使用断言的同学,可能会错误地把含副作用的代码放在 assert()
中:
assert(x++ == 0); /* 这是错误的! */
这样会导致 debug 和 release 版的行为不一样。
另一个问题是,初学者可能会难于分辨何时使用断言,何时处理运行时错误(如返回错误值或在 C++ 中抛出异常)。简单的答案是,如果那个错误是由于程序员错误编码所造成的(例如传入不合法的参数),那么应用断言;如果那个错误是程序员无法避免,而是由运行时的环境所造成的,就要处理运行时错误(例如开启文件失败)。
总结与练习
本文介绍了如何配置一个编程环境,单元测试的重要性,以至于一个 JSON 解析器的子集实现。如果你读到这里,还未动手,建议你快点试一下。以下是本单元的练习,很容易的,但我也会在稍后发出解答篇。
- 修正关于
LEPT_PARSE_ROOT_NOT_SINGULAR
的单元测试,若 json 在一个值之后,空白之后还有其它字符,则要返回LEPT_PARSE_ROOT_NOT_SINGULAR
。 - 参考
test_parse_null()
,加入test_parse_true()
、test_parse_false()
单元测试。 - 参考
lept_parse_null()
的实现和调用方,解析 true 和 false 值。
常见问答
为什么把例子命名为 leptjson?
来自于标准模型中的轻子(lepton),意为很轻量的 JSON 库。另外,建议大家为项目命名时,先 google 一下是否够独特,有很多同名的话搜寻时难以命中。
为什么使用宏而不用函数或内联函数?
因为这个测试框架使用了
__LINE__
这个编译器提供的宏,代表编译时该行的行号。如果用函数或内联函数,每次的行号便都会相同。另外,内联函数是 C99 的新增功能,本教程使用 C89。
其他常见问答将会从评论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