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oc 内置了如下插件: ydoc-plugin-import-asset 在页面中引入 js 与 css 文件 ydoc-plugin-search 为 YDoc 提供搜索功能 删除内置插件 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plugins 字段,在内置插件名称前面添加 '-' 即可删除该内置插件: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search", "-import-asse
使用我们提供的 yapi-cli 工具,部署 YApi 平台是非常容易的。建议部署成 http 站点,因 chrome 浏览器安全限制,部署成 https 会导致测试功能在请求 http 站点时文件上传功能异常。 如果您是将服务器代理到 nginx 服务器,请配置 nginx 支持 websocket。 在location /添加 proxy_http_version 1.1; proxy_s
实验内容 实验七完成了在内核中的同步互斥实验。本次实验涉及的是文件系统,通过分析了解ucore文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完善读写文件操作,从新实现基于文件系统的执行程序机制(即改写do_execve),从而可以完成执行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和实现文件读写等功能。
实验内容 实验六完成了用户进程的调度框架和具体的调度算法,可调度运行多个进程。如果多个进程需要协同操作或访问共享资源,则存在如何同步和有序竞争的问题。本次实验,主要是熟悉ucore的进程同步机制—信号量(semaphore)机制,以及基于信号量的哲学家就餐问题解决方案。然后掌握管程的概念和原理,并参考信号量机制,实现基于管程的条件变量机制和基于条件变量来解决哲学家就餐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在ker
实验内容 实验五完成了用户进程的管理,可在用户态运行多个进程。但到目前为止,采用的调度策略是很简单的FIFO调度策略。本次实验,主要是熟悉ucore的系统调度器框架,以及基于此框架的Round-Robin(RR) 调度算法。然后参考RR调度算法的实现,完成Stride Scheduling调度算法。
实验内容 实验4完成了内核线程,但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运行都在内核态执行。实验5将创建用户进程,让用户进程在用户态执行,且在需要ucore支持时,可通过系统调用来让ucore提供服务。为此需要构造出第一个用户进程,并通过系统调用sys_fork/sys_exec/sys_exit/sys_wait来支持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完成对用户进程的执行过程的基本管理。相关原理介绍可看附录B。
实验内容 实验2/3完成了物理和虚拟内存管理,这给创建内核线程(内核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打下了提供内存管理的基础。当一个程序加载到内存中运行时,首先通过ucore OS的内存管理子系统分配合适的空间,然后就需要考虑如何分时使用CPU来“并发”执行多个程序,让每个运行的程序(这里用线程或进程表示)“感到”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CPU。 本次实验将首先接触的是内核线程的管理。内核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是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借助于页表机制和实验一中涉及的中断异常处理机制,完成Page Fault异常处理和FIFO页替换算法的实现,结合磁盘提供的缓存空间,从而能够支持虚存管理,提供一个比实际物理内存空间“更大”的虚拟内存空间给系统使用。这个实验与实际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比较起来要简单,不过需要了解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具体实现。实际操作系统系统中的虚拟内存管理设计与实现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到与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包含三个部分。首先了解如何发现系统中的物理内存;然后了解如何建立对物理内存的初步管理,即了解连续物理内存管理;最后了解页表相关的操作,即如何建立页表来实现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对段页式内存管理机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实验里面实现的内存管理还是非常基本的,并没有涉及到对实际机器的优化,比如针对 cache 的优化等。如果大家有余力,尝试完成扩展练习。
实验内容: lab1中包含一个bootloader和一个OS。这个bootloader可以切换到X86保护模式,能够读磁盘并加载ELF执行文件格式,并显示字符。而这lab1中的OS只是一个可以处理时钟中断和显示字符的幼儿园级别OS。
经过前面内核章节的学习,大家对 RT-Thread 也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如何将 RT-Thread 内核移植到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很多人还不一定熟悉。内核移植就是指将 RT-Thread 内核在不同的芯片架构、不同的板卡上运行起来,能够具备线程管理和调度,内存管理,线程间同步和通信、定时器管理等功能。移植可分为 CPU 架构移植和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移
在计算系统中,通常存储空间可以分为两种:内部存储空间和外部存储空间。内部存储空间通常访问速度比较快,能够按照变量地址随机地访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RAM(随机存储器),可以把它理解为电脑的内存;而外部存储空间内所保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即使掉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这就是通常所讲的 ROM(只读存储器),可以把它理解为电脑的硬盘。 计算机系统中,变量、中间数据一般存放在 RAM 中,只有在实际
本章介绍 RT-Thread 内核基础,包括:内核简介、系统的启动流程及内核配置的部分内容,为后面的章节奠定基础。 RT-Thread 内核的简单介绍,从软件架构入手讲解实时内核的组成与实现,这部分给初学者引入一些 RT-Thread 内核相关的概念与基础知识,让初学者对内核有初步的了解。学完本章,读者将会对 RT-Thread 内核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内核的组成部分、系统如何启动、内存分布情况以及
WebGL着色器提供了一系列内置函数,所谓内置函数和内置变量一样,也就是说不用声明,就可以直接调用。比如向量点乘dot()、向量叉乘cross()、两点之间距离distance()等用于数学计算的函数。 角度函数和三角函数 WebGL着色器内置函数三角函数,名称和初高中数学写法基本一致,函数参数是角度的弧度值,函数参数数据类型是浮点数float。 内置函数 功能 radians() 角度值转弧度值
着色器语言在GPU的着色器单元执行,javascript语言、C语言在CPU上执行,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整体设计都和它执行的硬件有一定的关系,GPU和CPU执行程序的硬件单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里谈到GPU和CPU不是为了讲解硬件,而是为了提醒大家,学习着色器语言有些语法可以参考javascript、C等执行在CPU上的语言,比如if语句、for语句、浮点数、布尔值,有些语法完全没必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