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苹果的 Bug iOS 10 nano_free Crash

优质
小牛编辑
127浏览
2023-12-01

背景

iOS 10.0-10.1.1上,新出现了一类堆栈为nano_free字样的crash问题,困扰了我们一段时间,这里主要分享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最后尝试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它的crash堆栈如下图:

Thread 0 Crashed:
0   libsystem_kernel.dylib                     __pthread_kill (in libsystem_kernel.dylib)
1   libsystem_c.dylib                          abort (in libsystem_c.dylib)
2   libsystem_malloc.dylib                      nanozone_error (in libsystem_malloc.dylib)
3   libsystem_malloc.dylib                      nano_free (in libsystem_malloc.dylib)

这种crash我们并不陌生,一般野指针的问题,也是这样的堆栈。但在iOS 10发布之后,这类crash就嗖地窜到了微信的crash排行榜的前列,而此时微信并没有发布新版本。 通过和一些内部、外部团队的交流,发现这是个共性问题,例如:https://forums.developer.apple.com/thread/63546 这两种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苹果的bug。按流程,我们向苹果提了bug report,并得到回复:“iOS 10.2 Beta有稳定性提升”。

终于等到iOS 10.2 Beta发布,我们重新统计了此类crash的系统版本分布。发现不仅在10.2 Beta正常,而且iOS 9也没有crash。苹果给我们的建议是:“引导用户升级系统”。这当然能解决问题,但用户升级系统是个漫长的周期。

而其实我们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的原因,不仅是线上版本的crash,更是在我们的开发分支,它的crash概率异常的高。如果不搞清楚触发crash的原因,那这将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就会被我们合入主线,发布出去。因此我们着手开始做一些尝试。

尝试

首先我们的切入点是iOS 9和10.2 Beta没有crash。既然如此,能否将正常的代码合入微信,替换掉系统的呢?

尝试一:替换dylib

各版本的dylib可以在mac os的~/Library/Developer/Xcode/iOS DeviceSupport/找到,我们选了9.3.5的dylib。尝试编入时报错:

ld: cannot link directly with /Users/sanhuazhang/Desktop/TestNanoCrash/libsystem_malloc.dylib.  Link against the umbrella framework 'System.framework' instead. for architecture arm64
clang: error: linker command failed with exit code 1 (use -v to see invocation)

这个是因为dylib的LY_SUB_FRAMEWORK段指明该dylib属于System.framework,直接被编译器拒绝了。看来没有办法。(如果有同学知道如何绕过这个保护,麻烦告知我)

尝试二:编入源码

libsystem_malloc.dylib的源码可以在https://opensource.apple.com/tarballs/libmalloc/找到。这里有多个版本,用otool找到iOS 9.3.5对应的源码是libmalloc-67.40.1.tar.gz。

然而这份源码是不完整的,只能读不能编译。看来这个方法也行不通。

阅读源码

上述两个方法不行,就有点束手无策了,只能阅读源码,尝试找突破口。

libsystem_malloc.dylib中,对内存的管理有两个实现:nano zone和scalable zone。他们分别管理不同大小的内存块:

可以看到nano zone的管理区间和scalable zone是有重叠的,可以认为nano zone是一个针对小内存的优化方法。这两种方法通过MallocZoneNano的环境变量进行配置:

MallocZoneNano=1时,default zone为nano zone,不满足nano zone的内存会fall through到它的helper zone,而helper zone是一个scalable zone。

MallocZoneNano=0时,deafult zone为scalable zone。

通过getenv("MallocZoneNano")可以拿到环境变量的值,我们发现,在iOS 9和iOS 10.2 Beta中,MallocZoneNano=0,而其他系统MallocZoneNano=1。换句话说,苹果并不是修复了这个问题,而只是屏蔽了。因此其实我们在尝试一中提到替换dylib,即使替换成功,也是不解决问题的。

结合最初的crash堆栈,我们知道crash是发生在nano zone内的,那是否可以关掉nano zone呢?

尝试三:修改环境变量MallocZoneNano=0

通过setenv方法,可以设置环境变量,修改MallocZoneNano=0。然而并没有生效,因为dylib的初始化在微信之前,此时微信还未启动。

根据苹果的文档,Info.plist的LSEnvironment字段,可以设置环境变量,然而这个只适用于mac os。

在Xcode的Schema里设置MallocZoneNano=0后,本地不再出现crash。

但schema只适用于调试阶段,不能编进app里。

看来这个方法也行不通,但起码验证了,关掉nano zone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尝试四:hook

既然无法完全关闭nano zone,那就尝试跳过它。

首先通过malloc_zone_create创建一个新的zone,命名为guard zone。而自己的创建的zone都是scalable zone的实现,因此不会出现crash。然后通过fishhook,将mallocmalloc_zone_malloc等一众常用的内存管理的方法,转发到guard zone,crash概率降了不少。但fishhook无法hook掉其他dylib的调用,也就是说,系统的调用(如Cocoa、CoreFoundation等)依然是走nano zone,还是会crash。并不彻底解决问题。

尝试五:跳过nano zone

从上面我们知道,nano zone管理的是0-256字节的内存,如果内存不在这个区间,则会fall through到helper zone。而zone的结构是公开的:

那么可以用tricky一点的方法:修改nano zone和helper zone的函数指针,让nano zone的内存申请虚增,超过256字节,以骗过nano zone,而fall through到helper zone后,再恢复为真正的大小。以malloc为例,具体实现为:

由于内存有限,size的最高位一般不会被使用,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一位来标记。

当我满心以为终于解决问题时,却发现,crash概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到了几乎必现的程度。而此时除了少数在替换前就申请的内存是走的nano zone,其他内存都是在scalable zone内被管理。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怀疑,nano_free的crash,很可能是zone判断错误 - 在scalable zone申请的内存,却在nano zone中释放。

要验证这个问题,还得从源码中搞清楚一个指针是怎么区分属于nano zone还是scalable zone的:

//nano_malloc.c
#if defined(__x86_64)
#define NANO_SIGNATURE_BITS        20
#define NANOZONE_SIGNATURE        0x00006ULL            // 0x00006nnnnnnnnnnn the address range devoted to us.
#define NANO_MAG_BITS            5
#define NANO_BAND_BITS            18
#define NANO_SLOT_BITS            4
#define NANO_OFFSET_BITS        17
#else
#error Unknown Architecture
#endif

struct nano_blk_addr_s {
    uint64_t
nano_offset:NANO_OFFSET_BITS,        // locates the block
nano_slot:NANO_SLOT_BITS,        // bucket of homogenous quanta-multiple blocks
nano_band:NANO_BAND_BITS,
nano_mag_index:NANO_MAG_BITS,        // the core that allocated this block
nano_signature:NANO_SIGNATURE_BITS;    // 0x00006nnnnnnnnnnn the address range devoted to us.
};

可以看到,在x86下,是通过获取指针地址所属的段来判断zone的。当signature满足0x00006这个段时,则属于nano zone。

虽然这份代码里没有提供arm下的判断方式,但可以结合源码中对signature判断的函数,并通过符号断点,很快就能找到arm下比较signature的汇编。

即:当ptr>>28==0x17时,属于nano zone。

通过测试代码可以发现,确实小于256字节的指针都是0x17。测试代码中大于256字节则落在了0x11。然而,代码跑了一阵子之后,大于256字节的指针也落在了0x17段。似乎我们已经很接近问题了。再来一段测试代码验明真身。

先通过循环不断地申请257字节的内存,并保存起来,这些内存应该都落在scalable zone中。刚开始的指针是0x11的,当出现0x17时,我们break掉。可以假设在此之后scalable zone内申请的内存,都是0x17,具体代码为:

//Nano Crash测试代码,适用于iOS 10 真机
#define NANO_MAX (256)
std::vector<uintptr_t> ptrs;
while (1) {
    uintptr_t ptr = (uintptr_t)malloc(NANO_MAX+1);
    ptrs.push_back(ptr);
    if (ptr>>28==0x17) {
        break;
    }
}

我们新建了一个iOS的Single View Application,除了这段代码,没有做其他任何的修改。问题重现了:

解决方案

从重现的代码来看,要真正减少nano crash的出现,只能是减少内存的使用,但这并不好操作。因此,解决思路还是回到保护上。

结合上面提到尝试3和4,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修改。

1. 创建一个自己的zone,命名为guard zone。

2. 修改nano zone的函数指针,重定向到guard zone。

3. 对于没有传入指针的函数,直接重定向到guard zone。

4. 对于有传入指针的函数,先用size判断所属的zone,再进行分发。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在修改函数指针前,已经有一部分指针在nano zone中申请了。因此需找到每个传入的指针所属的zone。代码示例为:

该问题不止有一种方式解决。这种方式目前还在灰度中,若要使用,请搭配适当的灰度和回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