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工具就是为解决这一反馈问题的工具。B代表Behavior
(行为),I代Impact
(影响),C代表Consequence
(后果)。
B:谈及对方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说观点。比如员工经常迟到,找对方谈话,不能说“你又迟到了吧”,而应该说“九点上班,你是九点十分才到吧”,这样就可以避免预设对方是不负责任的员工,构建谈话的基础,让对方更容易听进去。
I:这部分需要谈及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比如员工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导致项目延期,整个团队受到了损失,要一起加班。谈及这一部分可以警醒员工之后注意。
C:后果指的是长期后果,比第二部分的影响更为深远。在这一部分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谈公司(团队)的深远影响,而要尽量和员工本人的长期发展挂钩,让对方清楚这些失误、错漏关系到他自身的核心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对方的重视。
BIC工具需要反复练习,从一点一滴开始,持续进步。BIC工具也不只适用于团队管理,也可以用在家庭领域,用来教导孩子。使用好BIC工具,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反馈,真正提升领导力。
近期重新回顾了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总结分享给大家。
首先,明确一下领导力的概念。领导力是一系列的工具,是可以学习的。
在日本企业,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一般需要交代五遍(此方法值得学习)
1. 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
2. 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
3. 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
4. 第四遍,做应急预案;
5. 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反思一下之前布置任务的草率,最后员工没有完成,还经常会怪到员工的执行力问题。
管理的核心驱动是:怕。
互联网时代,怕已经不管用了。互联网放大了很多人的能力,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赚钱机会;
领导的核心驱动是:尊敬和信任
首先,要有共同的目标,最好是宏大的目标
目标不是上市、买房子、赚多少钱,目标要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改变,解决一些问题;
钱的激励效果非常有限,持续半个月效果就没有了;
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目标感和价值感,员工只能和别人比待遇,疯狂地问你要钱;
其次,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韩都衣舍,依靠一个规则进行自组织的管理;
海星模式 vs 蜘蛛模式:蜘蛛模式,分支会影响全局,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海星模式,把海星切开,变成两个海星,新型的组织架构。当然,没有绝对的好坏,适合才重要;
海尔:一大半的员工都不发工资。樊登读书社也是个例子;
产品尽快推向市场,有人愿意出钱买,这才是真正的用户,这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反馈
再者,及时反馈
问一下自己,多长时间给员工一个正面的反馈,来给员工提升士气;
当员工做对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这是塑造他的行为的最好时机;
当员工做错事情的时候,这时候是你拉近关系最好的时机。
最后,自愿参与
From《联盟》,点燃员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员工达成协议,将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达成一致;
一个企业的格局有多大,你有没有替你的员工的成功着想过;
千万不要把员工视为物,而不是一个人,激发善的力量;
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善意 —— 彼得·德鲁克
创业要摈弃线性思维,比如,以下都是线性思维:
摒弃线性思维和要用好社会的非对称性是一回事。要找那些收益指数性大于付出的事情,也就是反脆弱性的实践。
沟通很重要,这是信任和尊敬的来源;
沟通视窗中的四个象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我们可采用“自我揭示”的方法,主动向他人说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采用的方法是“恳求反馈”,请求他人指出自己的盲点;
通过沟通,放大公开象限的面积。而公开象限面积则是决定了你对一个人的信任和尊敬;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说任务要布置五遍的原因。
管理者/领导者/执行者,每个人身上有的三个角色,要做好平衡工作。
初级管理者是以执行为中心,高层管理者是以氛围为主,中层管理者都要兼备;
领导需要观念,也需要相应的技巧。
倾听和提问是一门学问
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之外,还要设置层级的区分
学会反馈,员工更有干劲,团队也会更加和谐。
在做负面反馈时,最重要的是做到“对事不对人”,BIC工具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
《可复制的领导力》:二级反馈,如何表扬别人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找到目标感,团队氛围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管理和教小孩子结合
《高绩效教练》:辅导高级别的员工
《关键冲突》:学会批评人
《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提高自己的沟通技术
《精益创业》、《让大象飞》、《指数型组织》:创业的方法论
《疯传》、《感官品牌》:现代的市场营销方法论
和东方思想不一样,西方的思想重逻辑:
“什么是荒谬?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谬” —— 爱因斯坦
这句话很有感触,用于自我激励,希望你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