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面试题库 >

熊猫groupby.size vs series.value_counts vs collections。具有多个系列的计数器

章安宜
2023-03-14
问题内容

有很多问题处理的计数值 单一系列

但是,很少有问题希望找到 对两个或多个系列的组合
进行计数的最佳方法。解决方案呈现),但是,当和为什么要使用的每个没有讨论。

以下是三种潜在方法的一些基准测试。我有两个具体问题:

  1. 为什么grouper比这更有效count?我希望count这样会更高效,因为它是用C语言实现的。grouper即使列数从2增加到4 ,持久化的卓越性能仍然存在。
  2. 为什么value_counter表现grouper这么差?这是由于构建列表或从列表创建序列的成本吗?

我了解输出是不同的,这也应该为选择提供依据。例如,对于连续numpy数组而言,按计数进行过滤比对字典进行理解更为有效:

x, z = grouper(df), count(df)
%timeit x[x.values > 10]                        # 749µs
%timeit {k: v for k, v in z.items() if v > 10}  # 9.37ms

但是,我的问题的重点是在系列与字典 中建立可比结果的性能 。我的C语言知识是有限的,但我希望您能提出任何指向这些方法背后逻辑的答案。

基准测试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np.random.seed(0)

m, n = 1000, 100000

df = pd.DataFrame({'A': np.random.randint(0, m, n),
                   'B': np.random.randint(0, m, n)})

def grouper(df):
    return df.groupby(['A', 'B'], sort=False).size()

def value_counter(df):
    return pd.Series(list(zip(df.A, df.B))).value_counts(sort=False)

def count(df):
    return Counter(zip(df.A.values, df.B.values))

x = value_counter(df).to_dict()
y = grouper(df).to_dict()
z = count(df)

assert (x == y) & (y == z), "Dictionary mismatch!"

for m, n in [(100, 10000), (1000, 10000), (100, 100000), (1000, 100000)]:

    df = pd.DataFrame({'A': np.random.randint(0, m, n),
                       'B': np.random.randint(0, m, n)})

    print(m, n)

    %timeit grouper(df)
    %timeit value_counter(df)
    %timeit count(df)

基准测试结果

在python 3.6.2,pandas 0.20.3,numpy 1.13.1上运行

机器规格:Windows 7 64位,双核2.5 GHz,4GB RAM。

键:g = grouper,v = value_counter,c = count

m           n        g        v       c
100     10000     2.91    18.30    8.41
1000    10000     4.10    27.20    6.98[1]
100    100000    17.90   130.00   84.50
1000   100000    43.90   309.00   93.50

1这不是错字。


问题答案:

实际上,中有一些隐藏的开销zip(df.A.values,df.B.values)。关键在于numpy数组以与Python对象根本不同的方式存储在内存中。

numpy数组(例如np.arange(10))本质上存储为连续的内存块,而不是单独的Python对象。相反,Python列表(例如list(range(10)),)作为指向各个Python对象(即,整数0-9)的指针存储在内存中。这种差异是为什么内存中的numpy数组比Python等效列表更小以及为什么可以对numpy数组执行更快的计算的基础。

因此,就像Counter消耗一样zip,需要将关联的元组创建为Python对象。这意味着Python需要从numpy数据中提取元组值,并在内存中创建相应的Python对象。这有明显的开销,这就是为什么在将纯Python函数与numpy数据结合使用时要非常小心。您可能会经常看到的这种陷阱的一个基本示例是在sumnumpy数组上使用内置的Python

sum(np.arange(10**5))实际上比纯Pythonsum(range(10**5))慢一点,当然两者都比慢得多np.sum(np.arange(10**5))

作为特定于此问题的示例,请观察以下时序,比较Counter压缩的numpy数组与相应的压缩的Python列表的性能。

In [2]: a = np.random.randint(10**4, size=10**6)
   ...: b = np.random.randint(10**4, size=10**6)
   ...: a_list = a.tolist()
   ...: b_list = b.tolist()

In [3]: %timeit Counter(zip(a, b))
455 ms ± 4.7 m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 loop each)

In [4]: %timeit Counter(zip(a_list, b_list))
334 ms ± 4.2 m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 loop each)

这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异使您可以合理地估算前面讨论的开销。

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groupby在熊猫中构造一个对象也涉及一些开销,至少与这个问题有关,因为有些groupby元数据并不是严格地仅仅为了获取size而必需的,而Counter您所关心的是一件奇异的事情。通常,此开销远小于与关联的开销Counter,但是通过一些快速实验,我发现Counter当大多数组仅由单个元素组成时,您实际上可以获得略微更好的性能。

考虑以下几个时间安排(使用@BallpointBen的sort=False建议),这些时间安排在少数几个大型团体<->许多小型团体的范围内:

def grouper(df):
    return df.groupby(['A', 'B'], sort=False).size()

def count(df):
    return Counter(zip(df.A.values, df.B.values))

for m, n in [(10, 10**6), (10**3, 10**6), (10**7, 10**6)]:

    df = pd.DataFrame({'A': np.random.randint(0, m, n),
                       'B': np.random.randint(0, m, n)})

    print(m, n)

    %timeit grouper(df)
    %timeit count(df)

这给了我下表:

m       grouper   counter
10      62.9 ms    315 ms
10**3    191 ms    535 ms
10**7    514 ms    459 ms

当然,如果您要作为最终对象,则Counter可以通过转换回a来抵消的任何收益Series



 类似资料:
  • 问题内容: 我有一个数据集,其中我试图确定每个人的危险因素数量。所以我有以下数据: 每个属性(年龄,吸烟者,糖尿病)都有自己的条件来确定是否是危险因素。因此,如果年龄> = 45,则是一个危险因素。吸烟者和糖尿病为“ Y”是危险因素。我想要添加一列,以根据这些条件总计每个人的风险因素数量。因此数据如下所示: 我有一个样本数据集,我在Excel中鬼混,而我这样做的方式是使用COUNTIF公式,如下所

  • 我正在使用迭代代码遍历具有多索引的大数据帧。结果是一个具有多索引的系列。经过一些分析后,事实证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获取序列的单元格值上,因此我想使用 Series.at 函数,因为它要快得多。不幸的是,我没有在熊猫文档中找到任何关于多索引的内容。 这是一个简单的代码: 我曾尝试过s.at[(“酒吧”、“一家”)],s.at[“酒吧”,“一家”),但没有这些作品。 有人知道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使用.at

  • 我有下面的数据框- 我需要一个全新的数据帧,,有3列:1.0、2.0(结合2.0和4.0)和3.0(结合3.0和5.0)。 结果将是- 您可以预期合并列中不会有重叠的值;如果一行中的一列具有有效值,那么其他列将具有NaN值。 我试过了- 而且它并没有按预期的那样工作。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

  • 我正在与以下df合作: 我想强制所有年份的数字: 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做这件事,还是我必须把它们全部打印出来?

  • 我肯定错过了一些简单的东西。尝试合并熊猫中的两个数据帧,它们的列名基本相同,但右边的数据帧有一些左边没有的列,反之亦然。 我已尝试使用外部联接进行联接: 但这会产生: 我还指定了一个要连接的列(例如,on="id"),但这会重复所有列,除了"id",如attr_1_x、attr_1_y,这并不理想。我还传递了整个列列表(有很多)到on: 其产生: 我错过了什么?我想得到一个附加了所有行的df,并且

  • 问题内容: 我有一个数据框,具有以下的multiindex列: 如何将列索引级别展平/合并为:“ Level1 | Level2”,例如,。等等?如果这不可能,是否有办法像我上面所做的那样不创建多索引列? 问题答案: 您可以随时更改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