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sDB

K-V数据库
授权协议 未知
开发语言 C/C++
所属分类 数据库相关、 NoSQL数据库
软件类型 开源软件
地区 不详
投 递 者 程天佑
操作系统 Linux
开源组织
适用人群 未知
 软件概览

nessDB是一个小巧、高性能的、支持Redis协议的K-V数据库,使用标准C开发,支持Linux, *BSD, OS X and Solaris 系统,无第三方依赖。
描述:
  * 使用Bloom filter检查数据存在性
  * 使用Level-LRU提升随机读性能,类似于InnoDB的bufferpool,大小可配置。
  * 可分布存储的B+Tree索引文件
  * 支持范围查找
  * Redis协议支持(PING,GET,SET,DEL):SET相同的key即更新;DEL后面跟多key,即批量删除

  • 接下来看nessDB。nessDB是使用LSM-Tree写的一个小巧简易的数据库。它的代码不多,但是确是学习LSM-Tree和数据库启动恢复的好例子。 LSM-Tree使用BeansDB的BitCask使用的Log-Structred结构(其实应该说是BitCask仿照LSM-Tree,因为后者更早),更多的关于LSM-Tree的资料可以参考: http://duanple.blog.163.co

  •      nessDB是一个小巧、高性能、可嵌入式的key/value存储引擎,使用标准C开发,支持Linux, *BSD, OS X and Solaris等系统,无第三方库依赖。本文来自nessDB作者@BohuTANG 的投稿分享,推荐给大家。 同时nessDB还提供一个服务端,支持Redis的 PING, SET, MSET, GET, MGET, DEL, EXISTS, INFO, S

  • nessDB2.0是1.0的改进版,整个sst的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阅读源代码的时候虽然整体的思想没有改变,但是也不能一直想着 1.0的结构,其实附带上spec文件夹下的small-splittable-tree.txt文件阅读,会给整体阅读带来极大的方便。   首先2.0还是那些util文件: buufer.c,bloom.c,skiplist.c 基本没变化 degug.c 是生成日志的代

  • nessDB是一个小巧、高性能、可嵌入式的key/value存储引擎,使用标准C开发,支持Linux, *BSD, OS X and Solaris等系统,无第三方库依赖。同时nessDB还提供一个服务端,支持Redis的 PING, SET, MSET, GET, MGET, DEL, EXISTS, INFO, SHUTDOWN 命令,你可以使用任何一款Redis客户端来连接和操作nessDB

  • 来源:http://blog.nosqlfan.com/html/3851.html  style="POSITION: absolute; BORDER-BOTTOM-STYLE: none; BORDER-RIGHT-STYLE: none; MARGIN: 0px; WIDTH: 70px; BORDER-TOP-STYLE: none; BORDER-LEFT-STYLE: none; T

  • nessDB结构介绍 主要包括:Memory-Table,Sorted-Table(*.sst)、Meta和Log四大部分。 1. Memory-Table 是个有序内存表,使用Skiplist实现。 所有的添加/删除首先会写到这个内存表,当这个内存表达到一定数量后,进入immutable只读状态,后台线程开始对其进行merge操作。同时会新建一个内存表,继续接受添加/删除操作。 Memory-T

 相关资料
  • 数据卷 参数的作用就是挂载一个文件目录到指定容器中去,实现容器中数据持久化。 数据卷是一个可以供一个或多个使用的特殊目录,它绕过UFS,可以提供很多有用的特性 数据卷可以在容器之间共享和重用 对数据卷的修改会立马生效 对数据卷的更新,不会影响镜像 卷会一直存在,直到没有容器使用 挂载目录 在使用docker run时,加上-v参数可以创建一个数据卷挂载到目标容器中去,也可以多次使用该参数挂载多个数

  • 参考文档的这一部分是关于数据访问和数据访问层与业务/service层之间的交互。 详细介绍了Spring对事务管理的全方位支持,然后深入讲述了更种数据访问框架以及它们与Spring Framework的集成。

  • 本文向大家介绍Vue.js v-if / v-else,包括了Vue.js v-if / v-else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Vue.js实例定义为: 您可以通过包含v-if指令有条件地呈现任何html元素;包含v-if的元素仅在条件评估为true时才会呈现: <h1>在这种情况下,该元素将呈现,因为变量'a'为true。v-if可以与任何计算结果为布尔值的表

  • 我们用v-for指令根据一组数组的选项列表进行渲染。v-for指令需要使用item in items形式的特殊语法,items是源数据数组并且item是数组元素迭代的别名。 <ul id="example-1"> <li v-for="item in items">{{ item.message }}</li> </ul> var example1 = new Vue({ el: '#

  • 问题内容: 我正在努力查看将值传递给函数时使用哪种方法是否有明显的优势。下面的代码可能不是解释我要做出的决定的最佳示例,但我认为这是最容易理解的示例。 可变参数方法 数组参数法 两种技术中的哪一种是首选?如果是这样,为什么(速度,可靠性或只是易于阅读)?谢谢。 问题答案: 我认为没有速度差异。因为,在功能内部,您可以像一样使用。 我认为如果参数数量较少(例如小于5个),则因为易于阅读,可能是一个更

  • 当它们处于同一节点,v-for的优先级比v-if更高,这意味着v-if将分别重复运行于每个v-for循环中。当你想为仅有的一些项渲染节点时,这种优先级的机制会十分有用,如下: <li v-for="todo in todos" v-if="!todo.isComplete"> {{ todo }} </li> 上面的代码只传递了未完成的 todos。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有条件地跳过循环的执行

  • v-if是“真正”的条件渲染,因为它会确保在切换过程中条件块内的事件监听器和子组件适当地被销毁和重建。 v-if也是惰性的:如果在初始渲染时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直到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会开始渲染条件块。 相比之下,v-show就简单得多——不管初始条件是什么,元素总是会被渲染,并且只是简单地基于 CSS 进行切换。 一般来说,v-if有更高的切换开销,而v-show有更高的初始渲染开销。因

  • 下表列出了System V IPC和POSIX IPC之间的差异。 系统五 POSIX AT&T(1983)推出了三种新形式的IPC设施,即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量。 IEEE规定的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标准,用于定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POSIX涵盖了IPC的所有三种形式 SYSTEM V IPC涵盖所有IPC机制,即管道,命名管道,消息队列,信号,信号量和共享内存。 它还包括soc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