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可以使用 fdisk命令对硬盘进行快速的分区,但对高于 2TB 的硬盘分区,此命令却无能为力,此时就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 parted 命令是可以在命令行直接分区和格式化的,不过 parted 交互模式才是更加常用的命令方式,进入交互模式的方法如下: [root@localhost ~]# parted 硬盘设备文件名 #进入交互模式 例如: [root@localhost ~]
我们在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已经对系统硬盘进行了分区,但如果新添加了一块硬盘,想要正常使用,难道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才可以分区吗? 当然不是,在 Linux 中有专门的分区命令 fdisk 和 parted。其中 fdisk 命令较为常用,但不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如果需要支持大于 2TB 的分区,则需要使用 parted 命令,当然 parted 命令也能分配较小的分区。我们先来看看如何使用
了解文件系统之后,我们可以使用 dumpe2fs 命令来查看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此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www ~]# dumpe2fs [-h] 文件名 -h 选项的含义是仅列出 superblock(超级块)的数据信息; 例如,通过 df 命令找到根目录硬盘的文件名,然后使用 dump2fs 命令观察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执行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df
计算机难免会由于某些系统因素或人为误操作(突然断电)出现系统异常,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文件系统的崩溃,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硬件损坏。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服务器一定要先关闭服务再进行重启”的原因所在。 那么,如果真出现了文件系统损坏的情况,有办法修复吗?可以的,对于一些小问题,使用 fsck 命令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fsck 命令用于检查文件系统并尝试修复出现的错误。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
前面介绍了如何将光盘和 U 盘挂载在系统中,而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先将其与挂载点取消关联,然后才能成功卸载。不过,硬盘分区是否需要卸载,取决于你下次是否还需要使用,一般不对硬盘分区执行卸载操作。 umount 命令用于卸载已经挂载的硬件设备,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注意,卸载命令后面既可以加设备文件名,也可以加挂载点,不过只能
《 Linux挂载》一节讲到,所有的硬件设备必须挂载之后才能使用,只不过,有些硬件设备(比如硬盘分区)在每次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挂载,而有些(比如 U 盘、光盘)则需要手动进行挂载。 通过学习 Linux 文件系统,我们可以对挂载的含义进行引申,挂载指的是将硬件设备的文件系统和 Linux 系统中的文件系统,通过指定目录(作为挂载点)进行关联。而要将文件系统挂载到 Linux 系统上,就需要使用 m
主要内容:du命令和df命令的区别du 是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大小的命令。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ls -r"命令是可以看到文件的大小的。但是大家会发现,在使用"ls -r"命令査看目录大小时,目录的大小多数是 4KB,这是因为目录下的子目录名和子文件名是保存到父目录的 block(默认大小为 4KB)中的,如果父目录下的子目录和子文件并不多,一个 block 就能放下,那么这个父目录就只占用了一个 block 大小。 大家可
df 命令,用于显示 Linux 系统中各文件系统的硬盘使用情况,包括文件系统所在硬盘分区的总容量、已使用的容量、剩余容量等。 前面讲过,与整个文件系统有关的数据,都保存在 Super block(超级块)中,而 df 命令主要读取的数据几乎都针对的是整个文件系统,所以 df 命令主要是从各文件系统的 Super block 中读取数据。 df 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主要内容: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我们知道,使用 su 命令可以让普通用户切换到 root 身份去执行某些特权命令,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 仅仅为了一个特权操作就直接赋予普通用户控制系统的完整权限; 当多人使用同一台主机时,如果大家都要使用 su 命令切换到 root 身份,那势必就需要 root 的密码,这就导致很多人都知道 root 的密码; 考虑到使用 su 命令可能对系统安装造成的隐患,最常见的解决方法是使用 sudo
使用 chattr 命令配置文件或目录的隐藏属性后,可以使用 lsattr 命令查看。 lsattr 命令,用于显示文件或目录的隐藏属性,其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lsattr [选项] 文件或目录名 常用选项有以下 3 种: -a:后面不带文件或目录名,表示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文件和目录) -d:如果目标是目录,只会列出目录本身的隐藏属性,而不会列出所含
管理 Linux 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除了可以设定普通权限和特殊权限外,还可以利用文件和目录具有的一些隐藏属性。 chattr 命令 ,专门用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隐藏属性,只有 root 用户可以使用。该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root@localhost ~]# chattr [+-=] [属性] 文件或目录名 + 表示给文件或目录添加属性,- 表示移除文件或目录拥有的某些属性,= 表示给文件或目录
Sticky BIT,简称 SBIT 特殊权限,可意为粘着位、粘滞位、防删除位等。 SBIT 权限仅对目录有效,一旦目录设定了 SBIT 权限,则用户在此目录下创建的文件或目录,就只有自己和 root 才有权利修改或删除该文件。 也就是说,当甲用户以目录所属组或其他人的身份进入 A 目录时,如果甲对该目录有 w 权限,则表示对于 A 目录中任何用户创建的文件或子目录,甲都可以进行修改甚至删除等操
主要内容:SetGID(SGID)对文件的作用,SetGID(SGID)对目录的作用前面学习了 SetUID,那么,什么是 SetGID 呢?很简单,当 s 权限位于所属组的 x 权限位时,就被称为 SetGID,简称 SGID 特殊权限。例如: [root@localhost ~]# ll /usr/bin/locate -rwx--s--x. 1 root slocate 35612 8月24 2010 /usr/bin/locate 与 SUID 不同的是,SGID 既
在讲解《 权限位》一节时提到过,其实除了 rwx 权限,还会用到 s 权限,例如: [root@localhost ~]# ls -l /usr/bin/passwd -rwsr-xr-x. 1 root root 22984 Jan 7 2007 /usr/bin/passwd 可以看到,原本表示文件所有者权限中的 x 权限位,却出现了 s 权限,此种权限通常称为 SetUID,简称 S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如何使用 setfacl 和 getfacl 为用户或群组添加针对某目录或文件的 ACL 权限。例如: [root@localhost /]# getfacl project #file: project <-文件名 #owner: root <-文件的属主 #group: tgroup <-文件的属组 user::rwx <-用户名栏是空的,说明是所有者的权限 grou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