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每科的强度也越来越大。再加上进入大学之后,除了学习之外,仍需要打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以及课外业余活动,安排在学习上的时间相比于中学会大大减少。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学习,以保证各科平衡呢?
这个问题在大学里也同样存在: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有幸获得了一个可以参加外国博士开设的公共演讲课的资格,这个课程要求每个星期每位同学上台用英文演讲,并且还要接受大家的提问,这就意味着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然而,当时大学课程中传说的“四大名补”全安排在那个学期上。这对我来说,是很纠结的。这一边是好不容易通过笔试面试争取来的课程资格,实在舍不得放弃。而另一边是沉重的公共基础课,又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去复习。无意中我在图书馆接触到几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可惜现在怎么找都不记得那些书是什么名字了),按照书中给出的参考方法,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竟没想到不仅应付了所有的课程,并且那学期的学分绩比第一学期高了不少,大一总成绩排到了全年级前十名。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高效的学习方法。
简明扼要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份合适的计划。在中国,“头悬梁锥刺股”般的故事想必无人不晓。不可否认,读书是一门苦差事,伤的是神,费的是脑,顽强的毅力必不可少。翻翻各领域名家的传记,不难发现,即使是天才,同样需要像打了鸡血般地努力才能做出一番成就。但在埋头苦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我们的重点在哪,目标是什么,就像小学应用题中出现频率奇高的那句“和原计划相比”,这个“原计划”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审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我们的学习时间。那么该如何拟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呢?
l 我们需要合适的笔记本和笔。笔记本厚度不要太薄,纸张的面积不要太大,我的个人习惯不超过半张A4纸大小的即可,方便随身携带,并且由于纸张不大,计划的留白不多,也会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我会用铅笔来写计划。为什么是铅笔而不是钢笔或者圆珠笔呢?因为计划有时候需要根据突发情况随时更改,而铅笔相比于其他笔容易修改,特别是对于追求书面整洁的人来说,用铅笔写计划完全不用担心修改了而影响书面整洁,从而节约了时间。
l 计划是每天都必须要写的,写计划的时间必须要在前一天的晚上处理完所有的事项之后。每天制定第二天的计划的好处在于,可以参考这一天的完成计划情况合理制定第二天的计划。比如:我计划一个小时之内做完一套卷子,但事实发现一个小时根本不够,那我下次设定完成卷子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一个半小时或者更多。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写计划作为放在临睡前的最后一项工作的原因之一。此外,也有相关资料显示,在睡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计划好,人的睡眠质量会提高。有的人甚至会在没有闹钟的前提下第二天按照计划好的时间醒来。
l 计划必须要细致。一份计划不等同于一份待办事项,它不仅仅是一份备忘录,不能只停留在列出各个事项,而没有具体的执行时间和预计时间。那么也许你会这样写:“8:00-9:00am 学数学”。不量化的计划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压根就没想好如何学数学,这只是一个目的,你并没有给出你的途径,稍不留神,这一个小时你可能就只做了几个习题还顺便发呆想想上次的游戏该怎么打。然而如果你写上这样一项:8:00-9:00am,完成一份数学试卷。那么我敢肯定,看到这一项,你的使命感会让你更加充分利用这一个小时学数学。此外,你还可以用标记星星的方法表示任务的轻重缓急,如果这份试卷我后天就要交了,那么这一项就可以标记上三个星星。
l 一行只能写一项任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纸张不要太大的原因之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浪费。一行只写一项任务使得计划看起来清晰明了,计划本来就是帮助我们梳理学习和生活的,如果计划本身看起来就不明了,我想你应该没有兴趣对着一大段密密麻麻的东西执行吧。
l 计划完成情况及时更新。每完成一项就可以在后面打上一个对勾,甚至觉得自己完成得很好还可以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激励一下自己。不要小瞧这个激励自己的行为,曾经某个著名的企业家,(到底是谁我是真忘了),每天都带着他的小笔记本,每当他做了一件他很满意的事情,他都会赶快记下来激励自己以保持这些好的行为。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意外没有完成,要在旁边简单地写上原因,比如,堵车没及时到家(注意只是原因,不要急着总结检讨)。如果有突发事件,原计划需要更改,就赶紧拿起橡皮擦和铅笔更新上新计划吧。
l 合格的计划完成率不可低于70%。中国的学习方式喜欢题海战术,多做习题,这是老师口中经常说的话。于是,你也许在计划上写上满满的任务,一天好几章节的习题,再读上几个小时的英语,或许这样的任务执行一天两天还能坚持,一个礼拜下来,翻开每一天的计划,永远都是叉叉比对勾多,那么这样的计划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计划除了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同样也反馈我们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有没有虚度光阴。所以,想法虽好,也要学会量力而行。毕竟,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l 每项任务分配的时间不要太苛刻。我曾把我的方法推荐给身边需要的朋友。有朋友问过我:“我按照你说的方法每天写计划,可总是完成率不到50%,这让我比没有这个计划还要郁闷,我都想放弃这个方法了。”我拿来他的计划一看,“8:00-9:00做习题高等数学第三章,9:00-10:00做习题大学物理第二章”,我立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如此紧凑的安排,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了,当然很难有效执行。而且,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这样没有喘息机会地看书,除非考试在即,不然很难坚持。于是我给他推荐了“番茄工作法”(有一本书叫做《番茄工作法》,里面有详细介绍,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设定一个他可以专注的时间,最少为25分钟,然后以这个时间为单位来执行任务。这里要说一下,如果是做试卷这种模拟现场性的任务,那就不要采用,还是以传统的时间限制为好。你可以用闹钟或者秒表来实施这个方法,在这个专注时间里,你只能在完成你计划的任务并且保证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手机关机,不可以去厕所,也不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等到这个时间到了,你就可以休息五分钟,但只有五分钟,五分钟之后,立马要继续完成任务。如果你的专注力不强,可以先设定25分钟,以后随着专注能力增强,这个限定时间也可以更改。这样,原先他计划中的“8:00-9:00做习题高等数学第三章”由于添加了休息的空档,就需要更改到“8:00-9:30”。看起来似乎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但是完成率根据他后来的反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l 任务安排的时间有讲究。有的人早上读英语会困,有的人在晚上读单词会记得特别牢。这就说明同样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的效率会有所差异。我的建议是,不妨平时多观察一下自己,什么时候看什么书状态会更好,根据自己的状态来安排任务执行的时间。至于那些学哪一门课状态都不好的时候,就可以拿来用在整理整理自己的桌子,核对一下作业是否都完成这些零碎的杂事上。
l 两个星期一次总结。之前提到当任务完成不了的时候,除了打个叉叉之外,还要简要地写上原因,但是不要写太多,原因在于这样的总结不需要每天都花时间做。我的建议是每两个星期写一次总结,不需要太多字数,一页左右即可。翻翻这两个礼拜的计划完成计划,给自己的中肯的评价,哪些地方做的很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原因在哪,如何弥补。注意你是在写总结,不是在忏悔,也不是在写交给父母或者老师的保证书,而是在和自己对话,鼓励鼓励自己,这才是总结的目的。
下面我来展示自己大学非考试月时候的某天计划以作参考:
6:20-7:20am 起床,吃早饭,去自习室D312,记得带茶叶和MP3。
7:30-8:00am 在走廊跟着MP3读unit 2,要读顺。
8:10-9:50am 复习电路第一、二章,课后习题要全部做完。
10:00-11:30am 上课,大学物理,已占座,记得问老师题目。
11:30—12:00am 就在上课的教室里把物理习题册写完。
12:00-13:30pm 吃午饭,睡觉。
13:30-14:00pm 起床,去自习室,D211。
14:10-17:30pm 高等数学第十章作业,一定要把斯托克斯公式弄懂!!!
17:30-18:30pm 去吃饭,西苑的凉面。
18:30-19:00pm 给Z打电话:各班文艺委员开会是否已全部通知以及开会的教室是否订好。
19:00-21:00pm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去找K问问题,让K把书先带回去。
21:00-21:40pm 文艺部开会:班级合唱比赛。记得高数课占座。
21:40pm 回宿舍喽
以上的计划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生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时时,千万不要害怕,默默告诉自己,激发自己潜力的机会来了。越多的事务意味着计划上就会有越多的事项,当每天的计划上划满了许许多多对勾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更加重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