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o.cache 旨在通过包装 dogpile.cache 库来为 OpenStack 项目提供一个通用的缓存机制。Dogpile.cache 库支持记忆化、关键数据储存和通用缓存后端界面。例如 Memcached。
oslo_cache主要依赖于dogpile.cache库 oslo.cache缓存机制的核心实现都定义在oslo_cache.core模块中,而缓存机制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法: create_region(function=function_key_generator):创建缓存区,该方法主要调用了dogpile.cache模块的make_region(function_key_gener
openstack中关于oslo.cache模块,主要用于读取缓存中的数据 需要用到的模块包括oslo.cache和dogpile.cache模块 下面通过demo代码来具体说明oslo.cache模块是怎么使用的: 1. cache.conf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是一些配置信息 [cache] memcache_servers = 127.0.0.1:11211 enabled = true #选择
在OpenStack中除了使用数据库对云平台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持久化外,还需要对一些常用的数据或状态进行缓存。而oslo.cache便通过dogpile.cache库实现了一个缓存机制为OpenStack其他组件提供缓存。目前,oslo.cache支持多种缓存机制,包括Memcache、etcd 3.x、MongoDB、dictionary等。本文将详细介绍oslo.cache提供的
oslo.middleware库可以添加在WSGI pipeline用来拦截request/response请求。其基类可以为WSGI增强功能,如添加、删除、修改HTTP头部信息,支持限制大小和连接数等。本文主要分析Oslo组件如何使用oslo.middleware来实现这些功能。 1. oslo.middleware中的主要pipeline oslo.middle
oslo.service为OpenStack各组件提供了一个定义新的长运行服务的框架;包括带有SSL和WSGI,周期性操作,结合systemd等的长运行应用。 1. oslo.service的实现原理 在oslo.service的实现中,核心是oslo_service.service模块中的Service类和Launcher类。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类: 1.1 Ser
OpenStack公共组件oslo之十三—— oslo.cache oslo_cache document
根据openstack官网介绍,oslo.messaging库就是把rabbitmq的python库做了封装,在openstack中调用RPC通信就要调用oslo.messaging库。 下面介绍oslo.messaging在RPC通信过程中两个重要部分,RPC Client,Server。 翻译官网Server和Client中介绍: Server是RPC服务器提供多个端点,每个包含一组远程调用客
首先,仍然以compute节点为例,看一下cfg服务的启动过程: 在compute节点的nova-compute服务启动时,调用nova.cmd.compute中的main方法。在此之前会执行模块内的CONF = nova.conf.CONF,其返回的是oslo_config.cfg.ConfigOpts类的实例。 之后我们返回到nova.conf.__init__.py中,模块初始化时服务把默认
这一章主要讲openstack的组件oslo.message中RPCServer实现 在openstack中初始化一个RPC的server源代码:在/nova/rpc.py中 def get_server(target, endpoints, serializer=None): assert TRANSPORT is not None serializer = RequestCon
本文向大家介绍smarty缓存机制?相关面试题,主要包含被问及smarty缓存机制?时的应答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如果开启了缓存,smarty同时生成一份静态的html页面,如果在设定的时间没有过期,再次访问的时候,你访问的就是是html文件了,减少了读取数据库,所以就效率来说,要高一些。
由于GitBlog没有数据库,是依靠解析posts文件夹中的markdown文件来展示表客数据的。通常我们写好一篇博客以后,对其进行修改的频率并不高。GitBlog没必要每次访问页面时,都去解析markdown文件。基于这个理由,GitBlog对数据进行了缓存,GitBlog的缓存有三个层面的实现。 三层缓存机制 三层缓存机制由上至下依次是: HTML页面缓存 Twig模板缓存 PHP数据缓存 所
phpGrace 缓存机制说明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利用缓存来缓解数据查询、复杂运算带来的服务器压力以应对高并发! phpGrace 封装了简洁高效的缓存方案,支持文件、memcache、redis三种形式的缓存方式。 设置缓存类型及相关配置 /phpGrace/config.php(全局配置) <?php return array( // ...... //支持的缓存类型
主要内容:1.AP 特性,2.服务状态,3.Eureka Server,4.缓存机制,5.Eureka Client,6.默认配置下服务消费者最长感知时间,7.网关实现服务下线实时感知1.AP 特性 从 CAP 理论看,Eureka 是一个 AP 系统,优先保证可用性(A)和分区容错性§,不保证强一致性©,只保证最终一致性,因此在架构中设计了较多缓存。 2.服务状态 Eureka 服务状态 enum 类:com.netflix.appinfo.InstanceInfo.Ins
本文向大家介绍jQuery的缓存机制浅析,包括了jQuery的缓存机制浅析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前不久在研究jQuery的动画队列的时候,发现jQuery的缓存系统也很强大,尽管以前也稍微接触过,但一直都没有深入研究过。jQuery的缓存系统在外部应用的时候都比较简单,比如要将某个URL数据存到缓存中只要这么写: 不光可以存储字符串,上面的val也可以是任意数据,对象、数组、函
静态的网站的内容都是些简单的静态网页直接存储在服务器上,可以非常容易地达到非常惊人的访问量。但是动 态网站因为是动态的,也就是说每次用户访问一个页面,服务器要执行数据库查询,启动模板,执行业务逻辑到最终生成一个你说看到的网页,这一切都是动态即时 生成的。从处理器资源的角度来看,这是比较昂贵的。 对于大多数网络应用来说,过载并不是大问题。因为大多数网络应用并不是 washingtonpost.com
本文向大家介绍浅谈Django的缓存机制,包括了浅谈Django的缓存机制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由于Django是动态网站,所有每次请求均会去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当程序访问量大时,耗时必然会更加明显,最简单解决方式是使用:缓存,缓存将一个某个views的返回值保存至内存或者memcache中,5分钟内再有人来访问时,则不再去执行view中的操作,而是直接从内存或者Redis中之
动态网站的问题就在于它是动态的。 也就是说每次用户访问一个页面,服务器要执行数据库查询,启动模板,执行业务逻辑以及最终生成一个你所看到的网页,这一切都是动态即时生成的。 从处理器资源的角度来看,这是比较昂贵的。 对于大多数网络应用来说,过载并不是大问题。 因为大多数网络应用并不是washingtonpost.com或Slashdot;它们通常是很小很简单,或者是中等规模的站点,只有很少的流量。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