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 teambition 使用 koa 开发的一个无刷新的任务管理系统,当然功能没有人家teambition多了,不过我觉得用的最多的也就这些功能了
如果页面内容状态有变动,自己不用刷新页面就可以实时更新,详细可见动图
我的开发环境:nodejs(v11) + mysql(v5.7)
pyteam
, 不用创建表 启动时自动就创建表了config.js
里的配置信息,base_url
和 mysql
就够了安装项目依赖
npm install npm install -g nodemon
启动项目
npm run dev
部署正式环境
npm install -g pm2 pm2 start process.yml
正式环境重启
pm2 restart pyteam
服务端口号 3002
内网使用,外网碰到的问题请自行解决
项目部署好之后,注册一个用户名为admin的用户,默认admin为管理员(当然也可以自行配置管理员用户,找到config.js
文件,在数组admins
里添加用户名即可),可以进入后台
进入后台之后,首先添加部门
其它用户注册就可以选择自己是哪个部门的了,这样在登录之后就可以看见自己部门下的所有项目了,如果不选择部门的话,是没办法创建项目的,首页也不会有任何项目
每个新创建的任务都是 org.gradle.api.DefaultTask 类型, org.gradle.api.Task 的标准实现,DefaultTask 所有的域都是私有的,意味着他们只能通过 setter 和 getter 方法来访问,庆幸的是Groovy提供了一些语法糖来允许你通过名字来使用域。 管理项目的版本 许多公司或者开源组织有他们自己的发布版本的措施,一般用主版本号和次版本号来表
用 ceph-deploy 建立一个集群后,你可以把客户端管理密钥和 Ceph 配置文件发给其他管理员,以便让他用 ceph 命令管理集群。 创建一管理主机 要允许一主机以管理员权限执行 Ceph 命令,用 admin 命令: ceph-deploy admin {host-name [host-name]...} 分发配置文件 要把改过的配置文件分发给集群内各主机,可用 config push
在San CLI中主要通过san serve和san build命令进行生产和开发环境的打包,San的脚手架工程内置了四个命令,包括启动本地服务、生产环境打包、打包分析、现代模式打包等,脚手架工程的package.json内可执行的命令有: npm run start // 打包+启动本地服务 npm run build // 打包发布 npm run analyzer // 打包分析 npm r
任务管理(又称 构建)工具 任务管理/构建 工具: Gulp Grunt Tasking/build and more tools: Brunch Mimosa
主要内容:Eclipse 任务管理,打开任务视图,使用任务视图Eclipse 任务管理 程序员喜欢在他们的代码中放置 TODO 标记,作为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提醒。Java 代码中包含 TODO 一词的注释被识别为任务并显示在标记栏和任务视图中。 通过右键单击标记栏并选择添加任务,可以使用 Eclipse 编辑器将任务与正在编辑的文件相关联。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任务描述并从优先级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优先级,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要使用 Eclipse 编辑器移除任务
管理任务 在Eclipse中用TODO标签管理任务,利用这个功能可以方便地将项目中一些需要处理的任务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在 Java 代码中的注释添加 TODO 单词来标记一个任务,任务可以通过 Tasks(任务) 视图查看。 在Eclipse中我们可以通过鼠标右击垂直标尺并选择 Add Task 菜单来添加任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任务描述信息: 如果需要删除任务,只需右击任务图标选择 R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