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 Framework 是对 Java NIO 库的封装,将NIO的复杂度隐藏起来。有了它,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安全,高性能的Java网络应用程序。
测试方法 采用 mina 和 netty 各实现一个 基于 nio 的EchoServer,测试在不同大小网络报文下的性能表现 测试环境 客户端-服务端: model name: Intel(R) Core(TM) i5-2320 CPU @ 3.00GHz cache size: 6144 KB cpu cores:4 jdk:1.6.0_30-b12 network:1000Mb memory
NIO 同步: 自己亲自出马持银行卡到银行取钱(使用同步IO时,Java自己处理IO读写)。 异步: 委托一小弟拿银行卡到银行取钱,然后给你(使用异步IO时,Java将IO读写委托给OS处理,需要将数据缓冲区地址和大小传给OS(银行卡和密码),OS需要支持异步IO操作API)。 阻塞: ATM排队取款,你只能等待(使用阻塞IO时,Java调用会一直阻塞到读写完成才返回)。 非阻塞: 柜台取款,取个
在开始代码编写 之前,最好先对现有的主流Java NIO框架作一个简单的了解,本文对Java NIO框架 Mina、 Netty、 Grizzly作简单的介绍与对比。 我们先来看看三者之间的简介。 Mina: Mina(Multipurpose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Applications) 是 Apache 组织一个较新的项目,它为开发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网络应用
我正在使用最新版本的Spring - Spring 5 . 我正在开发http客户端的WebService“聚合器”,有点像路由请求到外部WebServices,接收响应后接收响应,做一些数据操作并回复我的HTTP服务的客户端 . 为了在我的应用程序中创建http客户端,我基本上使用可用于构建Reactive App的新WebClient . 我的代码围绕以下样式: private WebClie
完整的错误信息: 十一月 30, 2017 10:54:52 上午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WrapperValve invoke 严重: Servlet.service() for servlet [SpringMVC] in context with path [/smarthome] threw exception [Request processi
使用nio来进行多线程编程,服务器端缓存了每个客户端连接的 key,当客户端网络断开/离线,非正常退出时,服务器端仍然用缓存的 key 来进行操作,就产生了这个异常。 完整异常信息: org.apache.catalina.core.StandardWrapperValve invoke 严重: Servlet.service() for servlet [SpringMVC] in contex
java中的nio包,对于java程序员来说是个熟悉又陌生的东西。以前一直以为nio=Non-blocking I/O,即非阻塞IO。后来又听人说nio其实是new IO新一代IO的意思。两种说法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我去Oracle的java官网查看doc,很遗憾也没直接解释nio是什么单词的缩写。但是经过一番实践,确证new IO才是nio正确的全称。 一段代码引发的思考 ByteBuffer b
最近在看并发操作时候,例如jmeter进行接口压测(本地自己的springboot2的环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关于线程http-nio-8080-exec-1,http-nio-8080-exec-2等等的出现。但是这个线程数不管我的压测数是多少这个线程数不会超过10.抱着好奇的心去搜索了一下相关的文章,但是没有看到比较合适的。然后就只有自己去跟了一下源码。在此自己总结一下。 两个问题:
[DEBUG] 2016-12-06 15:18:01,825(3650660) --> [http-nio-8080-exec-4]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FrameworkServlet.processRequest(FrameworkServlet.java:993): Could not complete request org.apache
package com.zhexiao.convert.component;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multipart.MultipartFile
package com.zhexiao.kafka.component; import org.apache.kafka.common.utils.Bytes;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import java
NIO相关概念: 缓冲区(buffer) 通道(channel) 选择器(selector) import io.swagger.annotations.Api; import lombok.extern.slf4j.Slf4j;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
[XNIO-1 task-1] [211] [ERROR] Current request is not a multipart request 解决方法: 添加如下依赖 <!--添加undertow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
主要内容:前言,Netty客户端与服务端交互流程,1. 写一个NettyServer,2. 写一个NettyClient, ChannelHandler ,3. 用NettyClient测试NettyServer,4. 整合netty,5. failed to create a child event loop 报错问题前言 上篇文章写到了利用zookeeper的特性实现缓存服务地址列表,接下来我们可以借助Netty的优点对程序进行改造,使其即支持Http容器的
我有一个聊天机器人解决方案创建使用。Net Framework,该框架与Facebook messenger集成,使用Microsoft提供的以下说明: https://docs.microsoft.com/en-us/azure/bot-service/bot-service-channel-connect-facebook?view=azure-bot-service-4.0 现在他们添加了一
本文向大家介绍基于NIO的Netty网络框架(详解),包括了基于NIO的Netty网络框架(详解)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Netty是一个高性能、异步事件驱动的NIO框架,它提供了对TCP、UDP和文件传输的支持,Netty的所有IO操作都是异步非阻塞的,通过Future-Listener机制,用户可以方便的主动获取或者通过通知机制获得IO操作结果。 Netty的优点有: a、功
本文向大家介绍Flutter 网络请求框架封装详解,包括了Flutter 网络请求框架封装详解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Flutter 请求网络的三种方式 flutter 请求网络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Dart 原生的网络请求 HttpClient、第三方网络请求 http以及 Flutter 中的 Dio。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三种网络请求方式,然后封装为我们方便请求网络的工具类。
前几节介绍的LeNet、AlexNet和VGG在设计上的共同之处是:先以由卷积层构成的模块充分抽取空间特征,再以由全连接层构成的模块来输出分类结果。其中,AlexNet和VGG对LeNet的改进主要在于如何对这两个模块加宽(增加通道数)和加深。本节我们介绍网络中的网络(NiN)[1]。它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即串联多个由卷积层和“全连接”层构成的小网络来构建一个深层网络。 NiN块 我们知道,卷积层
在 libuv 中,网络编程与直接使用 BSD socket 区别不大,有些地方还更简单,概念保持不变的同时,libuv 上所有接口都是非阻塞的。它还提供了很多工具函数,抽象了恼人、啰嗦的底层任务,如使用 BSD socket 结构体设置 socket 、DNS 查找以及调整各种 socket 参数。 在网络I/O中会使用到uv_tcp_t和uv_udp_t。 note 本章中的代码片段仅用于展示
1 三次握手 客户端通过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SYN来创建一个主动打开,作为三次握手的一部分。客户端把这段连接的序号设定为随机数 A。 服务器端应当为一个合法的SYN回送一个SYN/ACK。ACK 的确认码应为 A+1,SYN/ACK 包本身又有一个随机序号 B。 最后,客户端再发送一个ACK。当服务端受到这个ACK的时候,就完成了三路握手,并进入了连接创建状态。此时包序号被设定为收到的确认号 A+1
网络 [IPV6] ipv6.disable={0|1} ipv6.disable_ipv6={0|1} 是否在所有网络接口上禁用IPv6支持:0(默认值)表示在所有网络接口上开启IPv6支持;1 表示在所有网络接口上关闭IPv6支持。建议使用"ipv6.disable=1"(彻底禁用ipv6内核模块) [IPV6] ipv6.autoconf={0|1} 是否在所有网络接口上开启IPv6地址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