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笔记 >

Python中的is和id用法分析

乐欣可
2023-03-14
本文向大家介绍Python中的is和id用法分析,包括了Python中的is和id用法分析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的is和id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ob1 is ob2) 等价于 (id(ob1) == id(ob2))

首先id函数可以获得对象的内存地址,如果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那么这两个对象肯定是一个对象。和is是等价的。Python源代码为证。

static PyObject *

 cmp_outcome(int op, register PyObject *v, register PyObject *w)

{

 int res = 0;

 switch (op) {

 case PyCmp_IS:

  res = (v == w);

 break;

 case PyCmp_IS_NOT:

res = (v != w);

 break;

但是请看下边代码的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呢?

In [1]: def bar(self, x):

...:     return self.x + y

...: 

 

In [2]: class Foo(object):

...:     x = 9

...:     def __init__(self ,x):

...:         self.x = x

...:     bar = bar

...:     

 

In [3]: foo = Foo(5)

 

In [4]: foo.bar is Foo.bar

Out[4]: False

 

In [5]: id(foo.bar) == id(Foo.bar)

Out[5]: True

两个对象用is判断是False,用id判断却是True,这与我们已知的事实不符啊,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调用dis模块去看下两个比较语句到底做了什么。

In [7]: dis.dis("id(foo.bar) == id(Foo.bar)")

          0 BUILD_MAP       10340

          3 BUILD_TUPLE     28527

          6 <46>           

          7 DELETE_GLOBAL   29281 (29281)

         10 STORE_SLICE+1 

         11 SLICE+2       

         12 DELETE_SUBSCR  

         13 DELETE_SUBSCR  

         14 SLICE+2       

         15 BUILD_MAP       10340

         18 PRINT_EXPR     

         19 JUMP_IF_FALSE_OR_POP 11887

         22 DELETE_GLOBAL   29281 (29281)

         25 STORE_SLICE+1 

 

In [8]: dis.dis("foo.bar is Foo.bar")

          0 BUILD_TUPLE     28527

          3 <46>           

          4 DELETE_GLOBAL   29281 (29281)

          7 SLICE+2       

          8 BUILD_MAP        8307

         11 PRINT_EXPR     

         12 JUMP_IF_FALSE_OR_POP 11887

         15 DELETE_GLOBAL   29281 (29281)

真实情况是当执行.操作符的时候,实际是生成了一个proxy对象,foo.bar is Foo.bar的时候,两个对象顺序生成,放在栈里相比较,由于地址不同肯定是False,但是id(foo.bar) == id(Foo.bar)的时候就不同了,首先生成foo.bar,然后计算foo.bar的地址,计算完之后foo.bar的地址之后,就没有任何对象指向foo.bar了,所以foo.bar对象就会被释放。然后生成Foo.bar对象,由于foo.bar和Foo.bar所占用的内存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又恰好重用了原先foo.bar的内存地址,所以id(foo.bar) == id(Foo.bar)的结果是True。

下面内容由邮件Leo Jay大牛提供,他解释的更加通透。

用id(expression a) == id(expression b)来判断两个表达式的结果是不是同一个对象的想法是有问题的。

foo.bar 这种形式叫 attribute reference [1],它是表达式的一种。foo是一个instance object,bar是一个方法,这个时候表达式foo.bar返回的结果叫method object。根据文档:

When an instance attribute is referenced that isn't a data attribute,
its class is searched. If the name denotes a valid class attribute
that is a function object, a method object is created by packing
(pointers to) the instance object and the function object just found
together in an abstract object: this is the method object.

foo.bar本身并不是简单的名字,而是表达式的计算结果,是一个 method object,在id(foo.bar)这样的表达式里,method object只是一个临时的中间变量而已,对临时的中间变量做id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是,

print id(foo.bar) == id(foo.__init__)

输出的结果也是True

看 id 的文档:

Return the “identity” of an object. This is an integer (or long
integer) which is guaranteed to be unique and constant for this object
during its lifetime. Two objects with non-overlapping lifetimes may
have the same id() value.
CPython implementation detail: This is the address of the object in memory.

只有你能保证对象不会被销毁的前提下,你才能用 id 来比较两个对象。所以,如果你非要比的话,得这样写:

fb = foo.bar 

Fb = Foo.bar 

print id(fb) == id(Fb)

即把两个表达式的结果绑定到名字上,再来比是不是同一个对象,你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is表达式也是一样的,你现在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完全是因为 CPython 现在的实现细节决定的。现在的is的实现,是左右两边的对象都计算出来,然后再比较这两个对象的地址是否一样。万一哪天改成了,先算左边,保存地址,把左边释放掉,再算右边,再比较的话,你的is的结果可能就错了。官方文档里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认为正确的方法也是像id那样,先把左右两边都计算下来,并显式绑定到各自的名字上,然后再用is判断。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类似资料:
  • 本文向大家介绍举例讲解Python中is和id的用法,包括了举例讲解Python中is和id的用法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ob1 is ob2) 等价于 (id(ob1) == id(ob2)) 首先id函数可以获得对象的内存地址,如果两个对象的内存地址是一样的,那么这两个对象肯定是一个对象。和is是等价的。Python源代码为证。   但是请看下边代码的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呢?

  • 本文向大家介绍C#中is和as用法实例分析,包括了C#中is和as用法实例分析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C#中is和as的用法,对加深is与as用法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借鉴作用。具体如下: 现来看个例子: 这样会报错(InvalidCastException),由于C#安全机制,它会去判断一次。我们这里做了非法的转换。 Is做判断:is说判断对象是不是你要的那个类型(这

  • 本文向大家介绍python中is和==的区别?相关面试题,主要包含被问及python中is和==的区别?时的应答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参考回答: is是用来判断两个变量引用的对象是否为同一个,==用于判断引用对象的值是否相等。可以通过id()函数查看引用对象的地址。

  • 问题内容: 以下来自Python 2.7的代码的结果使我感到矛盾。该运营商应该与对象的身份工作,所以是。但是,当我查看用户定义的方法时,它们的结果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 我从Python数据模型的描述中发现以下摘录有些有用。但这并没有真正使一切变得清晰。如果每次都重新构造用户定义的方法对象,函数为何返回相同的整数? 如果某个类的属性是用户定义的函数对象,未绑定的用户定义的方法对象或类方法对象,则在

  • 本文向大家介绍Android编程中@id和@+id的区别分析,包括了Android编程中@id和@+id的区别分析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本文分析了Android编程中@id和@+id的区别。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Android中的组件需要用一个int类型的值来表示,这个值就是组件标签中的id属性值。 id属性只能接受资源类型的值,也就是必须以@开头的值,例如,@id

  • is是对比地址,==是对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