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queue是国产的一个类似memcacheq,kestrel这样的支持memcached协议的轻量级开源MQ。它的项目主页:
http://code.google.com/p/fqueue/downloads/list,介绍和特点都可以看主页,我就不废话了。
今天老大提到, co了源码看了下,写个初步分析报告。
首先是它的存储层,主要是一个FQueue这么一个抽象队列,内部实现是FSQueue,也就是基于文件的FIFO队列。这个队列是多个文件组成的。每个文件默认大小在150M,超过即切换一个新文件来写。读的时候如果读到尾部,则查找下一个文件进行读取。数据文件名以idb为后缀,并且从编号1开始递增,除了数据文件外,每个队列还有个db为后缀的索引文件,记录当前写和读的数据文件编号和偏移量。目录结构大概是这样:
--fqueue
--fqueuedata_1.idb
--fqueuedata_2.idb
--……
--icqueue.db
文件的存储比较有特色,采用
MappedByteBuffer做文件读写,
MappedByteBuffer是java nio引入的文件内存映射方案,读写性能极高,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内存占用,以及数据刷入设备的不确定性和关闭问题。在fqueue中,每隔10毫秒会强制force一次buffer,将修改过的数据刷入设备。对于关闭问题,则采用那个技巧,示例代码:
/**
* 关闭索引文件
*/
public
void
close() {
try
{
mappedByteBuffer.force();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
new
PrivilegedAction
<
Object
>
() {
public
Object run() {
try
{
Method getCleanerMethod
=
mappedByteBuffer.getClass().getMethod(
"
cleaner
"
,
new
Class[
0
]);
getCleanerMethod.setAccessible(
true
);
sun.misc.Cleaner cleaner
=
(sun.misc.Cleaner) getCleanerMethod.invoke(mappedByteBuffer,
new
Object[
0
]);
cleaner.clean();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
"
close logindexy file error:
"
, e);
}
return
null
;
}
});
fc.close();
dbRandFile.close();
mappedByteBuffer
=
null
;
fc
=
null
;
dbRandFile
=
null
;
}
catch
(IOException e) {
log.error(
"
close logindex file error:
"
, e);
}
}
利用反射,并且使用了sun特有的类,不具有可移植性。MappedByteBuffer还有一个问题是map的代价比较高,可能在切换文件的时候fqueue会有一定程度的阻塞现象。
存储的性能,我在我的机器测试了下,似乎没有作者宣称的那么高,我的机器是5400转的普通SATA盘,写入1K数据的平均QPS在8000左右。我估计fqueue的性能跟磁盘有很大关系,如果使用15000转的SAS盘应该能有很大改观。
网络层直接使用了jmemcached的实现,jmemcached是一个java实现的memcached,通常用于单元测试之类。看情况fqueue也支持memcached的二进制协议了。网络框架使用了netty3,这些就不多说了。自己看都明白。额外提一下,作者做的单元测试使用了xmemcached,咔咔,广而告之。
总体来说fqueue是一个整体上很清爽和轻量级的MQ实现,适合一些特定的场景,至于性能,我们下周准备做个压测,到时候再谈吧。
文章转自庄周梦蝶 ,原文发布时间 201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