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一把切割刀,刀鋒所及,無論是時間、生活、情感抑或思維、都成為碎片化的存在。微博、Twitter迎合著人們碎片化的需求,在夾縫中尋找到了生存的契機。然而微博在中國與Twitter在美國,各自的生態又出現了強大的差異性,從140個字的字數限制、轉發數、評論數等技術層面說開去,會發現種種有趣的現象。
同樣140個字的信息字數限制,漢字較之英文在信息容量方面有更大優勢、新浪微博在轉發數、評論數方面并無限制而Twitter只能顯示50+的轉發,5條評論,這樣的設置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響。在社交媒體高度發展的如今,為什么Twitter冒天下之大不韙,用如此多的限制,約束人們說話和討論的權力?在“@”已經進入了Twitter的核心業務的同時,為什么Twitter一方面承認著互動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又堅持廣播化的傳播機制,削弱著社交化特征?這種產品的邏輯確實讓人摸不清頭腦,然而并非無跡可尋。
首先從文化層面去探討二者的差異性。Twitter的產品初衷正如正如單詞Twitter的本義——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它抓住了老美嘮叨的個性、渴望表達和信息分享的特征,正如一個窗口,一個充斥了個人奇怪的囈語、瑣碎的思索、片段化的情感的窗口。而中國的新浪微博抓住的文化特征則是關系社會這一本質屬性,中國人社會認同的結構建立在一套強有力的關系體系之中,其文化內核是群體化的聯系化的,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取決于社會關系的強弱。隨著社交媒體在中國社會的伸展,傳統的人際結構面臨著新型技術的沖擊,不斷推進著在網絡層面的身份以及權力重構。關系作為一種資本,是實現權力重構的核心,因此,新浪微博的發展過程,也是新權力者關系資本積累的過程。于是,新浪微博沒有延續Twitter在轉發數、評論數方面的限制,而是無限制的顯示,因為它深深地明了,轉發數、評論數以及粉絲成為了評價每一個網絡維度的中國用戶的地位的終極標準。
這一特性也催生了大量具備中國特色的微薄現象的發生,譬如有微博主通過動用金錢、關系等手段雇傭大量網絡水軍,網絡的海洋里虛假輿論驚濤拍岸,網絡暴力氣貫長虹。份雜化與情緒化沖擊著民主建構,意見的自由市場成為了群體無意識的宣泄平臺,公共輿論的焦點從公域至私域,人身處其中,徒嘆嗚呼哀哉。
盡管有許多學者、研究人員強烈的建議著Twitter140字限制的突破,但是不得不說Twitter在字數限制方面是具備了自己產品的邏輯的。一方面滿足其移動端信息廣播平臺的定位,它的產品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通過手機信息播報機制,最終形成一個“世事偵查站”。出于便捷性的考慮,一條手機短信的信息容量已經足夠把事情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去偽存真,刪繁就簡。它的碎片化信息不斷地在回答著“What are you doing?”以及“What‘s happening?”的問題,140字無疑已經成為恰到好處的限制。反觀中國新浪微博,Web與Mobil兩個終端伉儷情深,一同將中國用戶帶入無休無止的“刷新運動”之中。活躍于微博平臺的或是絮絮叨叨的說著夢話的,有生活細節暴露狂的,一句夢話,一場美食體驗不過癮,要求字數的拓增;或是所謂職業“公知”,為了悅民,攫取民眾目光的,一條對體制的批評,一件事實的披露不過癮,要求字數的拓增。于是新浪微博又開發了長微博功能,供這些人盡情徜徉,盡情宣泄。不斷地寫,不斷地轉,不斷地評,不斷地刷新,構成了微博主一天最陶醉的事情。也因為新浪微博的長微博功能的補充,使得博客的發展變得更加捉襟見肘。而美國一些重要的議題往往見諸于博客空間而非微博平臺,兩個國家形成了各自相反的特色。
當然,在一個言論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的國度里,微博也越來越被賦予了濃重的政治意味,那些瑣碎的、自說自話的政治討論以及民主情緒的宣泄占據了新浪微博的重要的一部分。在眾多的議題之中,只有關乎政治體制的、環境問題、安全問題等的議題能夠得到民眾的共識。在這一類問題上,新浪微博在中國公共領域的崛起方面有著“舍我其誰”的王者氣度。不同于Twitter那種作為窗口型的角色定位,新浪微博更多的是一個情緒宣泄以及輿論宣傳的出口型角色定位。
每一個技術功能的背后,都包藏著無盡的文化意味。技術功能的差異化,往往給予用戶迥然的體驗,賦予產品不同的性質與文化定位。美國的微博與中國的微博背后,都是廣闊而有個性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