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束俊材
2023-12-01


原文 http://www-900.ibm.com/cn/services/strategy/e_strategy/social_network.html

社会分工趋于精细,人的知识也有涯。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求助于个人力量之外的媒介。一种是向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之类学习,另一种则是向周围的人学习。而后者占了个人知识获取量的大多数。

自古以来,良师益友就是个人交往的理想对象。在SNA中,将这种人际关系归为社会网络,对这种东西的分析将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共享和传播。

商业界的经验体现:

1:非正式组织结构同正式组织结构共存,这点似乎类似于国内具有悠久历史的的所谓“人情世故”。传统的想法是努力消除这种非正式的组织的影响。

2:网络的出现正在颠覆旧有组织结构和层次,力图实现一种更加平坦的结构,淡化行政上的上下级关系。

3:企业间合作,如合资,联盟等形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虚拟组织是一个问题。

一个管理者在SNA的观点中面对的是一个人际关系网络,知识在其中流动传播,SNA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了解哪里阻塞了,哪里不畅通。

要能知道社会网络中,谁有需要的知识并愿意提供。三国中刘备是通过徐庶知道诸葛亮具有经国之才的。

在帮助人解决问题的时候,更主动的方法不是简单告诉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求教人的思维。


SNA的工作

1:对目标社会群体,如公司内一个小组,建立知识网络。网络的节点就是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人,而边就是一个人拥有的对于另一个人有用的知识。

2:找出并分析社会网络中影响力大的人

3:找出并分析游离于社会网络之外的人,可能是没有充分利用知识传播的结果。

4:分析社会网络中的四个要素(Know, Access , Engage, Safety)在网络中的影响

通过SNA知道一个群体在沟通上的问题,知识第一步,SNA给出了针对4要素的解决方法,列表如下。

因素目的 技术干预 社会干预
知识分享 (Knowledge) 提高公司内部相互了解 Knows what and who is working what
  • 个人技能系统
  • 公用yellow pages
  • 社群实践
  • 知识区域的专家提供的主题协助
  • 知识巡展
互相读取 (Access)
  • 加快知识共享的速度
  • 锁定目标,直接联系
  • 电子邮件
  • 电话
  • 同好会/座谈会
  • 定期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NA)
彼此交流 (Engagement)
  • 使交流更容易, 为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增加新方法
  • 增强性能
  • 增强合作团队的技能、能力和知识的意识
  • 同步技术 (如 Lotus ® Sametime ® 或 AOL 实时快报 )
  • 公告栏
  • 视讯
  • 同业评论
安全感 (safety)
  • 人际关系安全感及信赖度增加
  • 在公司内部使用任何形式的通讯技术
  • 面对面交流如工作会议或 "brown bag" 午餐
  • 定期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NA)

 

 


 


 


 

 

 类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