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家公司有着先入为主的厌恶滤镜,这源自自己作为消费者的直接评价、作为社会人的责任使然;此外,作为学生在与从基层到中层员工、从职能到业务人员的交流接触中,更加加深了这层滤镜。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十分幸运——最后遇到了很棒的老板和同事,让我出乎意料;奇葩的面试流程让我对面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拿到offer对应的组真的挺棒的。做的事情算得上核心,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面试官/团队有技术,不过分卷;最近还在纠结orz anyway,接下来按照面经/面试理解展开分享。
面经
融合了7-8轮面试,故体量较大、兼有杂糅、逻辑欠缺
业务
- 猜测公司北极星指标;
- 该指标会呈现什么样的波动趋势
- 梳理转化**链路
- 结合具体业务场景的异动分析
- 如何评估**推荐的效果?提供具体bad case
- 用户增长模式讨论
- 给了一个场景作sizing
- 询问目前实习中提出的创新增长模式如何解决合规问题
- 定性分析 v.s. 定量分析
- 如何看待第三方研报质量? 定性/定量质量差的话怎么分别减少对于决策的影响偏差?
- 怎么使用一手定量数据推导出可靠的定性决策?
- 内部咨询实习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
- 弹性定义/凸函数定义
- 再保险商业模式
- 保险公司为啥要分保?为啥不自己开再保险?
- 再保险靠什么赚钱?除了赚钱还有什么动机做再保险?
- 再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业务增长点在哪里?
- 国际大型再保险公司都有哪些?为什么美国那么少?
- 市场新型风险有哪些?再保险对于非保险行业有什么用途?
技术
- SQL
- alias: m_id, date, consumption
- date不连续,用户登录才会被记录;用户登录不一定发生消费(consumption可能为0)
- 求每个用户在一个月内平均每次连续登录中平均每天的消费额
- 实验(面试官实验水平比较有限...经常打断,并且说些没有逻辑且不正确的个人答案...佛系.jpg)
- dilusion effect可能的原因
- SSRM可能的原因
- trigger analysis有啥优势,有啥劣势
- 最小样本量计算
- 实验全流程...
- 常见假设检验方式
HR
- 遇到的最大挫折,如何克服?
- 自己的三个优点、三个缺点
- 对于目前实习公司商业模式的讨论(**让我直呼好家伙的奇葩HR**)
- 公司战略是什么?(合规问题,我肯定不能说啊...自己胡编乱造一通...结果HR说公司战略不能乱说,我这样太不负责任...拜托是你这个问题问的不负责好不好啊??)
- 核心竟对是谁?(合规问题,我也不能说啊...至此合理怀疑HR是自己想要跳槽了,想要套我消息)
- 为什么XX不是你们的竟对?他们之间有啥差异、你们营收主要来自哪里、和总部什么关系?(**至此我已经受够了,故意说了一堆错的乱七八糟的并明确表示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 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 未来职业规划是什么呢?对业务有何期待,为啥想来我们这边呢?
- 反问:你觉得我战略分析的怎么样啊?(感觉自己当时贱贱的hhh)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啊?
- 其实早就感受到不适了,但等反问结束之后直接表示自己不喜欢感受到的该部门风格。
一些面试插曲分享:
- 前三轮面试连续三个工作日完成,然后被挂(或者可以理解成自己主动挂了)。业务一面面试官都很不错,但HR是个大奇葩;
- 第四轮面试临时乱修改时间、面试官很不专业、略自负;
- 第五轮到第七轮面试连续三个工作日完成。面试官面试有深度、让我收获颇多,但HR也hmm和第一个相比算正常吧..
面试理解
把面试当作交流的过程
面试是相互的,都是为了让信息更加充分、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作为候选人不卑不亢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感受到冒犯可以及时止损——面试短时间内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人,长期工作打交道只会更加让人不适。
把面试当作学习的过程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守住合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