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IoC
精华
小牛编辑
180浏览
2023-03-14
IoC 是 Inversion of Control 的简写,译为“控制反转”,它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是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法则,能够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更优良的程序。
Spring 通过 IoC 容器来管理所有 Java 对象的实例化和初始化,控制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我们将由 IoC 容器管理的 Java 对象称为 Spring Bean,它与使用关键字 new 创建的 Java 对象没有任何区别。
IoC 容器是 Spring 框架中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贯穿了 Spring 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
但在 Spring 应用中,Java 对象创建的控制权是掌握在 IoC 容器手里的,其大致步骤如下。
IoC 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代码层面的,而是从思想层面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改变。原本调用者是主动的一方,它想要使用什么资源就会主动出击,自己创建;但在 Spring 应用中,IoC 容器掌握着主动权,调用者则变成了被动的一方,被动的等待 IoC 容器创建它所需要的对象(Bean)。
这个过程在职责层面发生了控制权的反转,把原本调用者通过代码实现的对象的创建,反转给 IoC 容器来帮忙实现,因此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 Spring 的“控制反转”。
依赖注入(Denpendency Injection,简写为 DI)是 Martin Fowler 在 2004 年在对“控制反转”进行解释时提出的。Martin Fowler 认为“控制反转”一词很晦涩,无法让人很直接的理解“到底是哪里反转了”,因此他建议使用“依赖注入”来代替“控制反转”。
在面向对象中,对象和对象之间是存在一种叫做“依赖”的关系。简单来说,依赖关系就是在一个对象中需要用到另外一个对象,即对象中存在一个属性,该属性是另外一个类的对象。
例如,有一个名为 B 的 Java 类,它的代码如下。
从代码可以看出,B 中存在一个 A 类型的对象属性 a,此时我们就可以说 B 的对象依赖于对象 a。而依赖注入就是就是基于这种“依赖关系”而产生的。
我们知道,控制反转核心思想就是由 Spring 负责对象的创建。在对象创建过程中,Spring 会自动根据依赖关系,将它依赖的对象注入到当前对象中,这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本质上是 Spring Bean 属性注入的一种,只不过这个属性是一个对象属性而已。
若一个系统的耦合度过高,那么就会造成难以维护的问题,但完全没有耦合的代码几乎无法完成任何工作,这是由于几乎所有的功能都需要代码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赖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在程序设计时,所秉承的思想一般都是在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耦合度。
IoC 底层通过工厂模式、Java 的反射机制、XML 解析等技术,将代码的耦合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其主要步骤如下。
由于对象的基本信息、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都是在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并没有在代码中紧密耦合,因此即使对象发生改变,我们也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修改即可,而无须对 Java 代码进行修改,这就是 Spring IoC 实现解耦的原理。
BeanFactory 采用懒加载(lazy-load)机制,容器在加载配置文件时并不会立刻创建 Java 对象,只有程序中获取(使用)这个对对象时才会创建。
1. 在 HelloSpring 项目中,将 MainApp 的代码修改为使用 BeanFactory 获取 HelloWorld 的对象,具体代码如下。
2. 运行 MainApp.java,控制台输出如下。
ApplicationContext 接口有两个常用的实现类,具体如下表。
1. 修改 HelloSpring 项目 MainApp 类中 main() 方法的代码,具体代码如下。
2. 运行 MainApp.java,控制台输出如下。
Spring 通过 IoC 容器来管理所有 Java 对象的实例化和初始化,控制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我们将由 IoC 容器管理的 Java 对象称为 Spring Bean,它与使用关键字 new 创建的 Java 对象没有任何区别。
IoC 容器是 Spring 框架中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贯穿了 Spring 从诞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
控制反转(IoC)
在传统的 Java 应用中,一个类想要调用另一个类中的属性或方法,通常会先在其代码中通过 new Object() 的方式将后者的对象创建出来,然后才能实现属性或方法的调用。为了方便理解和描述,我们可以将前者称为“调用者”,将后者称为“被调用者”。也就是说,调用者掌握着被调用者对象创建的控制权。但在 Spring 应用中,Java 对象创建的控制权是掌握在 IoC 容器手里的,其大致步骤如下。
- 开发人员通过 XML 配置文件、注解、Java 配置类等方式,对 Java 对象进行定义,例如在 XML 配置文件中使用 <bean> 标签、在 Java 类上使用 @Component 注解等。
- Spring 启动时,IoC 容器会自动根据对象定义,将这些对象创建并管理起来。这些被 IoC 容器创建并管理的对象被称为 Spring Bean。
- 当我们想要使用某个 Bean 时,可以直接从 IoC 容器中获取(例如通过 ApplicationContext 的 getBean() 方法),而不需要手动通过代码(例如 new Obejct() 的方式)创建。
IoC 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代码层面的,而是从思想层面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改变。原本调用者是主动的一方,它想要使用什么资源就会主动出击,自己创建;但在 Spring 应用中,IoC 容器掌握着主动权,调用者则变成了被动的一方,被动的等待 IoC 容器创建它所需要的对象(Bean)。
这个过程在职责层面发生了控制权的反转,把原本调用者通过代码实现的对象的创建,反转给 IoC 容器来帮忙实现,因此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 Spring 的“控制反转”。
依赖注入(DI)
在了解了 IoC 之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依赖注入。依赖注入(Denpendency Injection,简写为 DI)是 Martin Fowler 在 2004 年在对“控制反转”进行解释时提出的。Martin Fowler 认为“控制反转”一词很晦涩,无法让人很直接的理解“到底是哪里反转了”,因此他建议使用“依赖注入”来代替“控制反转”。
在面向对象中,对象和对象之间是存在一种叫做“依赖”的关系。简单来说,依赖关系就是在一个对象中需要用到另外一个对象,即对象中存在一个属性,该属性是另外一个类的对象。
例如,有一个名为 B 的 Java 类,它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B { String bid; A a; }
从代码可以看出,B 中存在一个 A 类型的对象属性 a,此时我们就可以说 B 的对象依赖于对象 a。而依赖注入就是就是基于这种“依赖关系”而产生的。
我们知道,控制反转核心思想就是由 Spring 负责对象的创建。在对象创建过程中,Spring 会自动根据依赖关系,将它依赖的对象注入到当前对象中,这就是所谓的“依赖注入”。
依赖注入本质上是 Spring Bean 属性注入的一种,只不过这个属性是一个对象属性而已。
IoC 的工作原理
在 Java 软件开发过程中,系统中的各个对象之间、各个模块之间、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若一个系统的耦合度过高,那么就会造成难以维护的问题,但完全没有耦合的代码几乎无法完成任何工作,这是由于几乎所有的功能都需要代码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赖才能完成。因此我们在程序设计时,所秉承的思想一般都是在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耦合度。
IoC 底层通过工厂模式、Java 的反射机制、XML 解析等技术,将代码的耦合度降低到最低限度,其主要步骤如下。
- 在配置文件(例如 Bean.xml)中,对各个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配置;
- 我们可以把 IoC 容器当做一个工厂,这个工厂的产品就是 Spring Bean;
- 容器启动时会加载并解析这些配置文件,得到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 IoC 利用 Java 的反射机制,根据类名生成相应的对象(即 Spring Bean),并根据依赖关系将这个对象注入到依赖它的对象中。
由于对象的基本信息、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都是在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并没有在代码中紧密耦合,因此即使对象发生改变,我们也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修改即可,而无须对 Java 代码进行修改,这就是 Spring IoC 实现解耦的原理。
IoC 容器的两种实现
IoC 思想基于 IoC 容器实现的,IoC 容器底层其实就是一个 Bean 工厂。Spring 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 IoC 容器,它们分别是 BeanFactory 和 ApplicationContext。BeanFactory
BeanFactory 是 IoC 容器的基本实现,也是 Spring 提供的最简单的 IoC 容器,它提供了 IoC 容器最基本的功能,由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BeanFactory 接口定义。BeanFactory 采用懒加载(lazy-load)机制,容器在加载配置文件时并不会立刻创建 Java 对象,只有程序中获取(使用)这个对对象时才会创建。
示例 1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演示,来演示下 BeanFactory 的使用。1. 在 HelloSpring 项目中,将 MainApp 的代码修改为使用 BeanFactory 获取 HelloWorld 的对象,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eanFactory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Beans.xml"); HelloWorld obj = context.getBean("helloWorld", HelloWorld.class); obj.getMessage(); }
2. 运行 MainApp.java,控制台输出如下。
message : Hello World!
注意:BeanFactory 是 Spring 内部使用接口,通常情况下不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是 BeanFactory 接口的子接口,是对 BeanFactory 的扩展。ApplicationContext 在 BeanFactory 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企业级的功能,例如 AOP(面向切面编程)、国际化、事务支持等。ApplicationContext 接口有两个常用的实现类,具体如下表。
实现类 | 描述 | 示例代码 |
---|---|---|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 加载类路径 ClassPath 下指定的 XML 配置文件,并完成 ApplicationContext 的实例化工作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String configLocation); |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 | 加载指定的文件系统路径中指定的 XML 配置文件,并完成 ApplicationContext 的实例化工作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String configLocation); |
在上表的示例代码中,参数 configLocation 用于指定 Spring 配置文件的名称和位置,如 Beans.xml。
示例 2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 ApplicationContext 的使用。1. 修改 HelloSpring 项目 MainApp 类中 main() 方法的代码,具体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使用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 加载指定路径下的配置文件 Bean.xml BeanFactory context = new 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D:\\eclipe workspace\\spring workspace\\HelloSpring\\src\\Beans.xml"); HelloWorld obj = context.getBean("helloWorld", HelloWorld.class); obj.getMessage(); }
2. 运行 MainApp.java,控制台输出如下。
message : 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