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笔记 >

Java 中责任链模式实现的三种方式

舒枫涟
2023-03-14
本文向大家介绍Java 中责任链模式实现的三种方式,包括了Java 中责任链模式实现的三种方式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他为止。这里就不再过多的介绍什么是责任链模式,主要来说说java中如何编写。主要从下面3个框架中的代码中介绍。

  • servlet中的filter
  • dubbo中的filter
  • mybatis中的plugin 这3个框架在实现责任链方式不尽相同。

servlet中的Filter

servlet中分别定义了一个 Filter和FilterChain的接口,核心代码如下:

public final class ApplicationFilterChain implements FilterChain {
  private int pos = 0; //当前执行filter的offset
  private int n; //当前filter的数量
  private ApplicationFilterConfig[] filters; //filter配置类,通过getFilter()方法获取Filter
  private Servlet servlet
  @Override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uest, 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if (pos < n) {
      ApplicationFilterConfig filterConfig = filters[pos++];
      Filter filter = filterConfig.getFilter();
      filter.doFilter(request, response, this);
    } else {
      // filter都处理完毕后,执行servlet
      servlet.service(request, response);
    }
  }
}

代码还算简单,结构也比较清晰,定义一个Chain,里面包含了Filter列表和servlet,达到在调用真正servlet之前进行各种filter逻辑。

Dubbo中的Filter

Dubbo在创建Filter的时候是另外一个方法,通过把Filter封装成 Invoker的匿名类,通过链表这样的数据结构来完成责任链,核心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T> Invoker<T> buildInvokerChain(final Invoker<T> invoker, String key, String group) {
  Invoker<T> last = invoker;
  //只获取满足条件的Filter
  List<Filter> filters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Filter.class).getActivateExtension(invoker.getUrl(), key, group);
  if (filters.size() > 0) {
    for (int i = filters.size() - 1; i >= 0; i --) {
      final Filter filter = filters.get(i);
      final Invoker<T> next = last;
      last = new Invoker<T>() {
        ...
        public Result invoke(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RpcException {
          return filter.invoke(next, invocation);
        }
        ...
      };
    }
  }
  return last;
}

Dubbo的责任链就没有类似FilterChain这样的类吧Filter和调用Invoker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创建一个链表,调用的时候我们只知道第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包含了下一个调用的节点信息。 这里的虽然Invoker封装Filter没有显示的指定next,但是通过java匿名类和final的机制达到同样的效果。

Mybatis中的Plugin

Mybatis可以配置各种Plugin,无论是官方提供的还是自己定义的,Plugin和Filter类似,就在执行Sql语句的时候做一些操作。Mybatis的责任链则是通过动态代理的方式,使用Plugin代理实际的Executor类。(这里实际还使用了组合模式,因为Plugin可以嵌套代理),核心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lugin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Object target;
  private Interceptor interceptor;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if (满足代理条件) {
      return interceptor.intercept(new Invocation(target, method, args));
    }
    return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
  //对传入的对象进行代理,可能是实际的Executor类,也可能是Plugin代理类
  public static Object wrap(Object target, Interceptor interceptor) {
    Class<?> type = target.getClass();
    Class<?>[] interfaces = getAllInterfaces(type, signatureMap);
    if (interfaces.length > 0) {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
          type.getClassLoader(),
          interfaces,
          new Plugin(target, interceptor, signatureMap));
    }
    return target;
  }
}

 简单的示意图如下:

总结

这里简单介绍了Servlet、Dubbo、Mybatis对责任链模式的不同实现手段,其中Servlet是相对比较清晰,又易于实现的方式,而Dubbo和Mybatis则适合在原有代码基础上,增加责任链模式代码改动量最小的。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 中责任链模式实现的三种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小牛知识库网站的支持!

 类似资料:
  • 主要内容:介绍,实现,AbstractLogger.java,ConsoleLogger.java,ErrorLogger.java,FileLogger.java,ChainPatternDemo.java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

  • 一、定义 责任链模式: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二、示例 假设这么一个场景: 我们负责一个售卖手机的电商网站,经过分别缴纳500元定金和200元定金的两轮预定后,到了正式购买阶段。针对预定用户实行优惠,支付过500元定金的用户会收到100元的商城优惠券,支付过200元定金的用户会

  •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介绍 意图: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

  • 简介 责任链模式在面向对象程式设计里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包含了一些命令对象和一系列的处理对象。每一个处理对象决定它能处理哪些命令对象,它也知道如何将它不能处理的命令对象传递给该链中的下一个处理对象。该模式还描述了往该处理链的末尾添加新的处理对象的方法。 以下的日志类(logging)例子演示了该模式。 每一个logging handler首先决定是否需要在该层做处理,然后将控制传递到下一个log

  • 顾名思义,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为请求创建了一个接收者对象的链。这种模式给予请求的类型,对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进行解耦。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每个接收者都包含对另一个接收者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处理该请求,那么它会把相同的请求传给下一个接收者,依此类推。 介绍 意图: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耦合在一起,让多个对象

  • 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很实用的一种实际方法。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平常在公司里面难免不了报销流程。但是,我们知道公司里面每一级的领导的报批额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科长的额度是1000元,部长是10000元,总经理是10万元。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呢?其实可以这么理解。比如说,有人来找领导报销费用了,那么领导可以自己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报。如果费用可以顺利报下来当然最好,可是万一报不下来呢?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