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_cast和dynamic_cast是C++的类型转换操作符。编译器隐式执行的任何类型转换都可以由static_cast显式完成,即父类和子类之间也可以利用static_cast进行转换。而dynamic_cast只能用于类之间的转换。那么dynamic_cast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dynamic_cast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特性:运行时类型检查来保证转换的安全性。
用static_cast转换存在的危险
我们知道,一个基类指针不需要进行明确的转换操作,就可以指向基类对象或者派生类对象。比如:
class Base{ //… }; class Derived{ //… }; int main{ Base *p = new Base();//OK Base *p = new Derived();//OK }
上面的两种定义都是正确的,那么如果想反过来,让一个子类指针指向父类对象呢?如下代码:
class Base{ //… }; class Derived{ //… }; int main{ Derived *p = new Base();//error Derived *p = static_cast<Derived*>(new Base());//OK }
如果直接把Base类型的指针转换为Derived类型的指针,那么编译时会报错。如果在转换时加上static操作符则可以顺利通过编译。但是这种做法是十分危险的,在运行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和查找的错误。如下面代码:
class Base{ public: Base():m_b(4){}; int m_b; void m_funcB(){cout << "base" << endl;}; }; class Derived:public Base{ public: Derived():m_d(3){}; int m_d; void m_funcD(){cout << "derived" << endl;}; }; int main(){ Derived* p = static_cast<Derived*>(new Base()); cout << p->m_d << endl; p->m_funcD(); }
虽然p是Derived类型的指针,但是实际却指向了Base对象,而Base对象不存在m_d这个数据成员,因此输出的结果不可预测(在我的机子上一直输出0)。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才导致难以追踪的错误,试想,如果执行这段代码会崩溃,那么还是比较还排查的,但是现在并不一定崩溃,只是执行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测不一致,可能将导致连环的逻辑错误,这就像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或者定时炸弹。
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执行p->m_funcD()这一句后,居然可以打印出”derived”。这是怎么回事?m_funcD明明是类Derived的函数,而且类Base里并不存在这个函数,这个我们留在后面说明。
利用dynamic_cast保证转换的安全
原则上,我们不应该让子类指针指向父类的对象。但是如果写下了上面这样的代码,我们希望可以有一种检查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对转换后的指针进行操作,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C++是支持运行期类型识别的(RTTI),这种机制除了帮助我们实现多态,还能在类型转换时进行安全检查。回到上面的代码,我们稍作修改:
class Base{ public: Base():m_b(4){}; int m_b; virtual void m_funcB(){cout << "base" << endl;}; }; class Derived:public Base{ public: Derived():m_d(3){}; int m_d; void m_funcD(){cout << "derived" << endl;}; }; int main(){ Derived* p = dynamic_cast<Derived*>(new Base()); cout << p->m_d << endl; p->m_funcD(); }
运行结果会是什么?程序崩溃了。原因就是我们执行了p->m_d,而p这个时候是一个空指针。原因在于利用dynamic_cast进行类型转换时会进行安全检查,在这里我们将一个父类指针转换为子类指针,这被认为是一个无效操作,因此返回NULL,因此p成了空指针。所以当我们利用dynamic_cast进行了转换后,只要对得到的指针进行检查,就可以知道转换是否成功。static_cast则没有提供这种检查,这就是dynamic_cast比static_cast安全的原因。
现在稍微离开一下正题,如果把打印m_d这句注释掉,执行p->m_funcD()这一句后,发现还是能够打印出”derived”。等我们总结dynamic_cast和static_cast的区别后就对这个现象进行讨论。
dynamic_cast和static_cast的区别:
dynamic_cast可以实现运行期类型安全检查,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法,但是仅仅对多态类型有效,而且只能用于指针或者引用类型的转换上。static_cast则可应用与任何类型,而且不需要类型实现了多态。static_cast的应用更加广泛,但是dynamic_cast更加强大和安全。
对象占用内存分析:
下面看一下我们两次提到的现象:为什么通过一个实际指向了基类对象的子类指针调用子类的方法,既然没有出现错误并且可以顺利调用?
一个类无非就是包含两种成员:数据和方法。那么当我们实例化出一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包含了哪些东西,实际占用的内存大小是多少?写一段代码试一试:
class Base{ public: Base():m_b(4){}; int m_b; virtual void m_funcB(){cout << "base" << endl;}; }; class Derived:public Base{ public: Derived():m_d(3){}; int m_d; void m_funcD(){cout << "derived" << endl;}; }; int main(){ cout << sizeof(Base) << endl; cout << sizeof(Derived) << endl; }
打印出的结果分别是8和12。
那么一个类或者说对象占用的内存到底怎么计算呢?以Base为例,首先成员变量m_b占用了4个字节,其次,由于m_funcB是虚函数,因此要有一张虚函数表,其实就是一个指向表的指针,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指针,占用的大小总是4字节,因此base占用了8个字节的大小。而Derived除了继承了Base的成员m_b之外,也保存了虚函数表的地址,还有自己的成员变量m_d,所以占用了12个字节。
或者有人会问:构造函数呢?还有虚函数本身不是还有函数体吗?难道不用计算进去?确实,类的函数是不会存储在实例化出来的对象里的,试想,对于每个对象,函数实现都是一样的,如果每实例化一个对象就存储一次函数体,不是毫无必要并且对内存使用而言是极大的浪费?
函数编译出来后是作为代码的一部分放在代码段中的,因此只要我们定义了Derived指针,无论这个实际指针指向什么对象,由于程序“事先”已经知道了这个方法属于哪个类,只要指针的类型正确,都可以正确找到调用函数的入口。所以即使我们的代码这么写,也是可以正确运行的:
void * p2 = (int*)0; Derived* p3= (Derived*)p2; cout << p3->m_funcD() << endl;
不管把什么地址赋给p2,都能正确地执行m_funcD函数。当然如果p3定义成其他类型,那么编译就会出错。
如果执行以下代码:
void * p2 = (int*)0; Derived* p3= (Derived*)p2; cout << p3->m_d << endl;
那么程序就会出现错误了,因为和成员函数不同,成员变量是每个对象都会在内存中用实际的内存地址存储,所以说成员函数属于类,成员变量属于各自的对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由static_cast和dynamic_cast到C++对象占用内存的全面分析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牛知识库~
问题内容: 我正在编写一个需要处理内存中私钥的快速应用程序。由于此类对象的敏感性,因此在释放对象时需要清除键(也就是将其写为全零),并且无法将内存分页到磁盘(通常使用mlock()完成)。 在Objective-C中,您可以提供一个自定义CFAllocator对象,该对象允许您使用自己的函数来分配/取消分配/重新分配对象使用的内存。 因此,一种解决方案是仅在Objective-C中实现一个“ Se
jvm的对象头是如何存储的? 对象头中有哪些信息? 对象头里面的东西:运行时元数据,类型指针:Hashcode,GC分代年龄,锁状态标志,线程持有的锁,偏向线程ID,偏向时间戳。如果是数组的化还需要记录长度 就比如下面的代码来看,内存分布情况: 由于是static的main方法所有局部变量表没有this,如果是非静态方法的话第一个放this。 其次: 栈帧: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返回
【内存占用】页面主要展示项目运行过程中内存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汇总 该项主要展示项目运行过程中的 “总内存峰值”、“堆内存峰值”、“GFX内存峰值” 和 “泄露风险”。其中,总内存为Unity引擎所统计的真实物理内存分配,并不包含系统缓存和第三方库的自身分配内存; 堆内存所指的是 Mono 管理和分配的托管堆内存; GFX内存为用于渲染的资源所占用的内存,主要包括纹理资源、网格
本文向大家介绍基于redis key占用内存量分析,包括了基于redis key占用内存量分析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Redis的指令看不出哪一类型的key,占用了多少内存,不好分析redis内存开销大的情况下,各应用程序使用缓存的占比。 借助第3方工具进行分析 1、采用2个工具结合 redis-rdb-tools+sqlite 2、sqlite linux服务器都会自带,安装r
问题内容: 我需要以编程方式确切地找出给定的Java对象正在占用多少内存,包括它所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 我可以生成内存堆转储,并使用工具分析结果。但是,生成堆转储以及使用这种工具读取转储以生成报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考虑到我可能需要多次执行此操作,如果我可以在项目中添加一些代码来赋予我“运行时”价值,那么我的工作就会更加敏捷。 我怎样才能最好地做到这一点? ps:具体地说,我有一个java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