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笔记 >

如何使用Python标准库进行性能测试

梁马鲁
2023-03-14
本文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标准库进行性能测试,包括了如何使用Python标准库进行性能测试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Profile 和 cProfile

在 Python 标准库里面有两个模块可以用来做性能测试。

1. 一个是 Profile,它是一个纯 Python 的实现,所以会慢一些,如果你需要对模块进行拓展,那么这个模块比较合适。

2. 第二个是 cProfile,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C 语言的实现版,官方推荐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这两者的接口和数据的输出格式是完全一样的,你可以在这两者之间自由的切换,所以下面我们仅以 cProfile 为例进行介绍。

使用 cProfile 进行性能测试

在 cProfile 中,进行性能测试十分简单,只需调用 run 方法,并将需要测试的函数及参数传递给它即可,下面我们对fib(n) 进行性能测试。

import cProfile

def fib(n):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ib(n-1) + fib(n-2)

if __name__ == '__main__':
 cProfile.run('fib(30)')

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到一共进行了 2692539 次函数调用,共耗时 0.815 秒。下面每一行对应于一个函数的调用情况,其中:

1. ncalls, 函数总共调用次数;
2. tottime, 这个函数调用总共花费时间;
3. percall, 每个调用的平均花费时间;
4. cumtime, 总共累计花费时间;
5. percall, 每个调用的平均累计时间;
6. filename:lineno(function), 对应函数信息。

所以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几乎的耗时都在fib上,而且函数调用数过多,这主要是因为函数是递归调用的,并且会产生很多冗余分支,所以程序需要进行优化。有两种方法进行改进,一是缓存fib(n)的信息,不需要每次都进行计算;二是将程序改为迭代式。

而对函数值进行缓存在 Python 3 里有一个简单的装饰器叫做lru_cache,可以自动的帮你缓存函数的值,而不需要自己手动存储。

import functools

@functools.lru_cache(maxsize=None)
def fib(n):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ib(n-1) + fib(n-2)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fib 函数只html" target="_blank">调用了 31 次,几乎所有额外的调用都命中了缓存,远远小于前面的调用次数,运行时间也得到了相当明显的提升。同时使用下面的迭代版程序也运行得非常快,这里就不再展开。

def fib(n):
 prev, cur = 0, 1
 if n == 0:
 return prev
 if n == 1:
 return cur
 count = 1
 while count < n:
 count += 1
 prev, cur = cur, prev + cur
 return cur

除了前面提到的 run 方法外,还有一个叫做 runctx 的方法,允许提供一些上下文参数。例如前面的 cProfile.run('fib(30)') 可以改为cProfile.runctx('fib', globals(), {'n':30})最后的运行结果是相同的。

最后,除了直接打印到命令行的方式,run 和 runctx 可以通过第二个参数传递文件名的方式将输出结果写入文件。

使用 pstats 对显示进行控制

cProfile 虽然可以对程序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但是当程序过大,调用函数很多的时候,就需要一些对测试结果进行过滤和排序的工具了,而 pstats 就是这样的一个工具。

# fib_profile.py
import cProfile
import pstats

for i in range(5):
 cProfile.run('fib(1000)', 'fib_profile_{}'.format(i))

stats = pstats.Stats('fib_profile_0')
for i in range(1, 5):
 stats.add('fib_profile_{}'.format(i))
stats.strip_dirs()
stats.sort_stats('cumulative')
stats.print_stats('fib')

上面的程序首先写入了多个测试结果,然后初始化了 stats,可以通过 stats 的 add 方法添加新的文件,pstats 会自动的将结果聚合起来;然后 strip_dirs 将会移除文件名前面的路径,只保留文件名;sort_stats 是对输出结果进行排序,也就是在前面所说的那几行里进行选择(具体的可参阅官方文档);最后的 print_stats 对结果进行输出,在这面可以对行进行过滤,比如上面的程序就只输出了包含 fib 的行;实际输出结果如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小牛知识库。

 类似资料:
  • 我想从创建一个排序词 以下是我到目前为止的情况。 我不理解编译器的信息: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 监控可伸缩性和性能的两个简单测试 在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中,性能测试常被放到最后考虑,这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存在这么多未知变量,很难有效地测试。在本月的 追求代码质量 系列中,Andrew Glover 使性能测试成为开发周期的一部分,并介绍了两种简单的实现方法。 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验证应用程序的性能几乎总处于次要的地位。请注意,我强调的是验证 应用程序的性能。应用程序的性能总是 首要考虑

  • 问题陈述:我有一个“成功登录网页”的简单测试。此测试将使用100个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要求是测试应该同时使用100个用户名访问服务器。 信息:我们是否必须使用selenium grid或RC或简单的WebDriver,我们可以自由使用任何。读取用户名 这可能吗? 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 我定期关注GitHub Rakudo存储库,查看Rakudo编译器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有时会看到提交,其中单个函数的速度提高了一定的百分比,时间如下图所示。 评估这一点的工作流是什么?我很想了解这一点,以便了解您的功能是如何执行的,并相应地进一步优化,从而为Rakudo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在这里阅读帮助。我谷歌了一下,但找不到此信息。我还通过命令行选项了解了MoarVM分析器,它会生成输出。要寻找

  • Python语言参考讲述Python语言准确的语法和语义,而该库参考手册讲述与Python一起发布的标准库。它还讲述在Python发布中某些常见的可选组件。 Python的标准库非常广泛,它们提供范围很广的工具,下面列出的长长的目录可以表明。这个库包含提供访问系统功能的内建模块(以C语言编写),例如文件I/O,否则其对于Python程序员将是无法访问的,同时它还包含Python语言编写的模块,可为

  • 我想进行压力测试,从预期的用户数开始(或从1个虚拟用户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负载,例如10个线程、20个线程等等…。100个线程,直到响应时间开始超过可接受的值或开始出现错误。但是对于所有这些测试运行,我应该增加爬升周期(秒),还是所有测试都保持不变?图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