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mer 以访问器属性的形式来定义有监听需求的属性(没有监听需求的属性依然是普通的属性形式定义)。模板中还可以采用「::」语法来将属性双向同步于目标元素的某个事件,这就是 Angular 中双向绑定的概念,甚至还要比它更纯粹、更贴近原理。
在 properties 中定义的属性如果没有添加 notify 并且没在模板中用到,那么它就是没有监听需求的,于是就会被定义成普通属性。否则都会被定义成访问器属性,下面例子就解释了这个问题
运行
<script> var Polymer = { dom: 'shadow' }; </script> <base href="http://www.web-tinker.com/share/" /> <link rel="import" href="polymer/polymer.html" /> <dom-module id="demo-test"> <template> <h1>[[z]]</h1> </template> <script> Polymer({ is: 'demo-test', properties: { x: { value: 'x' }, y: { value: 'y', notify: true } }, ready: function() {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this, 'x'));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this.__proto__, 'y')); console.log(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this.__proto__, 'z')); } }); </script> </dom-module> <demo-test></demo-test>
设置了 notify 为 true 的属性在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个「属性名-changed」事件。注意属性名和 changed 中间用横杆链接,并且 changed 是过去时态,而不是 change 原形。Polymer 可以使用 listeners 来添加事件监听,但不能直接绑定到函数上,而必须绑定到某个属性名上(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运行
<script> var Polymer = { dom: 'shadow' }; </script> <base href="http://www.web-tinker.com/share/" /> <link rel="import" href="polymer/polymer.html" /> <dom-module id="demo-test"> <template> <h1>[[i]]</h1> </template> <script> Polymer({ is: 'demo-test', properties: { i: { value: 0, notify: true } }, ready: function() { setInterval(function(that) { that.i++; }, 100, this); }, listeners: { 'i-changed': 'iChangeHandler' }, iChangeHandler: function(event) { console.log(event.detail.value); } }); </script> </dom-module> <demo-test></demo-test>
事件可以在模板中使用「::」语>法来捕获,而且这些事件包括了上面产生的通知事件和用户主动触发的交互事件。
运行
<script> var Polymer = { dom: 'shadow' }; </script> <base href="http://www.web-tinker.com/share/" /> <link rel="import" href="polymer/polymer.html" / <dom-module id="demo-test"> <template> <input value="{{text::input}}" /><hr/> <textarea value="{{css::input}}"></textarea><hr/> <h1 style$="[[css]]">[[text]]</h1> </template> <script> Polymer({ is: 'demo-test' }); </script> </dom-module> <demo-test></demo-test>
注意上面是 style$="[css]" 而不是直接的 style="css",因为此处是赋值给元素的 attribute 上,而不是纯粹的 property 赋值。所以在等号前面加一个「$」(其实我觉得这个语法看起来非常奇怪)。
以上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 Polymer 中所有关于数据绑定的内容了。也许有遗漏,可能会在其它文章中补充。
本文向大家介绍浅谈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的behaviors对象,包括了浅谈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的behaviors对象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localStorage 应是家喻户晓的?但本地存储这个家族可远不止它。以前扯过 sessionStorage,现在还有个神奇的 CacheStorage。它用来存储 Response 对象的。也
本文向大家介绍浅谈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的事件绑定,包括了浅谈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的事件绑定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既然是一套完整的前端框架那就一定有提供事件绑定相关的支持。其实在之前的例子中就使用过事件绑定,只是没有单独系统地介绍过而已。 Polymer 的事件思想是对事件处理函数尽可能地都命名并定义到 VM 上,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在有意
本文向大家介绍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dom-repeat与VM的相关操作,包括了JavaScript的Polymer框架中dom-repeat与VM的相关操作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各种框架都有把一个列表数据绑定到 DOM 上的功能,比如 Angular 会用 ng-repeat 来绑定。那么 Polymer 呢?其实这个级别的功能属于框架的扩展功能了,Ang
本文向大家介绍Javascript MVC框架Backbone.js详解,包括了Javascript MVC框架Backbone.js详解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随着JavaScript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开发,这时代码的模块化和组织规范就变得异常重要了。MVC模式就是代码组织的经典模式。 (……MVC介绍。) (1)Model Model表示数据层,也就是程
本文向大家介绍详解Python的Django框架中的通用视图,包括了详解Python的Django框架中的通用视图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通用视图 1. 前言 回想一下,在Django中view层起到的作用是相当于controller的角色,在view中实施的 动作,一般是取得请求参数,再从model中得到数据,再通过数据创建模板,返回相应 响应对象。但在一些比较通用的功能中,比
本文向大家介绍详解开源的JavaScript插件化框架MinimaJS,包括了详解开源的JavaScript插件化框架MinimaJS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的朋友参考一下 本文介绍我开发的一个JavaScript编写的插件化框架——MinimaJS,完全开源,源码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lorry2018/minimajs。该框架参考OSGi规范,将该规范定义的三大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