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摘自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
[英] 马修·萨伊德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当我们再退后一步,全面考虑错误发生的原因时,会发现极具讽刺性的事实。研究表明,我们常常因为过于担心失败而给自己定下一个模糊的目标。这样一来,在我们没能成功的时候,就没人能指责我们了。在开始尝试以前,我们就已经在为维护自己的面子找借口了。 我们掩盖错误,不只是为了在他人面前保护自己,就连在面对自己时,我们也想自我保护。科学实验证明,我们有种神奇的能力,能从大脑中把失败的记忆删除,就像电影剪辑师剪掉一段胶片一样。我们能直接把失败从脑子里的“自传”中删除。这种做法和“从错误中学习”显然背道而驰。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闭路循环”(closed loop)。这个概念接下来会频繁出现。要了解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医学的早期历史。当时,以生活于公元 2 世纪的佩加蒙的盖伦(Galen of Pergamon)为代表的医学先驱都在鼓吹放血疗法,并把水银当作长生不老药。这些疗法的本意是治病救人,而且符合当时最先进的医学认识。 但这些疗法大都毫无效果,有些甚至高度危险,特别是放血疗法,这种疗法让身处病痛之中的病人更加虚弱。当时的医生却不懂这一点,原因很简单,也很深刻:他们从未对这种疗法进行临床试验,因此他们从未察觉失败的可能。如果患者康复了,他们会欢呼:“放血疗法救了他的命!”而如果患者死了,他们则会叹息:“他病得太重了,就连神奇的放血疗法也救不了他。” 这就是典型的闭路循环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而整个社会对错误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我们在自己犯错时忙着找借口,在别人犯错时却毫不留情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犯错时找替罪羊是人类的本能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我们如此热衷于指责别人的失职,同时又急于掩盖自己的错误。我们也因此能清楚地预见,当错误发生时,他人会如何应对,如何互相指责,如何急于摆脱承担错误的压力。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没人愿意互相坦白,大家都急于掩盖责任,而我们需要从中学习的关键信息就这样被毁掉了。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闭路循环”和“开路循环”这两个概念在工程学和形式系统理论中具有特定含义,和本书中提到的概念并不相同。本书中提到的“闭路循环”指的是关于错误和缺点的信息被人为曲解或忽视,导致失败发生后无法进步;而“开路循环”则指向进步,因为有关错误的反馈信息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2017年10月10日 第 1 章 一台常规手术
于是,他开始到处写信,展开质疑。在逐步发现妻子死亡背后的更多真相后,他开始怀疑这并非一次偶发事件。他意识到,这起事故可能带有某种“记号”,某种微妙的模式。如果这种模式能被妥善处理,就可能在未来挽救更多生命。
这不是电影聚焦的事情吗?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美国联合航空 173 号航班
一个非常经典的事件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正如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所说: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要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毕竟你没那么长寿,不可能自己把所有错误都犯一遍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如果专注于一件事,就会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那个在事故发生后被常常提起的问题——“我们能承受调查所要付出的代价吗”——似乎问错了。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能承受不去调查所要付出的代价吗”。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心理学家通常会把错误分成两类,一类是本可防范的,另一类则是难以避免的
2017年10月10日 在错误中发现价值
第一,要从负面事件中吸取教训,就必须全面考虑所有信息,包括未能立即掌握的信息。第二,无论是从执行角度还是情感角度来看,从失败中学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具备缜密的思维和坚决的信念,才能看透事物的表象。往往只有透过表面的信息才能发现隐含的经验与教训,不仅航空业如此,在商业、政治和其他领域里也是如此。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在航空业中,我们拥有的一切知识、经验手册上的每一条经验、我们的每一条操作规程,都是以某个人的死亡为代价换来的……我们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这是名副其实的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必须珍视这些行业知识,并把它们传授给后来者。从道德上说,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教训,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不仅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心理治疗理论也一样。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他的理论风靡一时,其影响延续至今。其理论的核心思想为“自卑情结”,即人类行为的根源在于证明自己的欲望。 1919 年,卡尔·波普尔和阿德勒面对面探讨了一个似乎与他的理论背道而驰的案例。案例的具体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阿德勒给出的解释。波普尔写道: 他(阿德勒)虽然还没见过那个孩子,但他想也不想就用自卑情结的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我对此感到有些吃惊,便问他为何能如此有把握。他回答道:“因为我有重复了一千次的经验。”此时我忍不住说:“那加上这个新案例,您就有一千零一次经验了。” 在波普尔看来,阿德勒理论的问题就在于它能解释一切。比如,一个男人从水中救出了一[…]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比如“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这个说法,看上去似乎没有问题。但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到了高海拔地区就不正确了。一旦找到了让某个理论站不住脚的条件,就意味着开启了通向更新、更正确的理论的大门。这个新的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为什么水的沸点在地面是 100 摄氏度,而在高海拔地区又是另一个温度。这就是科学进步的结果。 这也揭示了证明与证伪、成功与失败之间细微的不对称性。如果你一直在低海拔地区使用开放容器进行测试,你会无数次地证实水确实会在 100 摄氏度沸腾,但这些成功的“证据”却无助于拓展我们的知识范围。实际上,这甚至无法让“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这一论点变得更有说服力。 这一观点最先由 18 世纪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最近又因为数学家、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现在的学生们不会去学习这些“失败”的科学理论了。为什么要学呢?科学领域要学的知识太多了,没有时间留给这些被时间淘汰的学说。但这会造成一个盲点:如果只看到那些成功流传下来的理论,我们就看不到那些孕育过成功的失败了。 这个盲点不仅存在于科学中,也普遍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也正是这个盲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对失败的偏见。成功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会学习前沿理论,会乘坐极其安全的飞机在天空穿梭,会惊叹于专业人士的精湛技艺,但这些成功的表象下——在我们的视野甚至意识之外——是由不可或缺的失败堆成的巍巍高山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被拍成了电影、和妈妈一起看的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让我们把这种坦然接受失败的态度与伪科学进行对比。比如占星术,其预言含糊得不可救药。我在网站 Horoscope 上查询天秤座运势时,网站给出了这样的解读:“家庭或工作中正酝酿着重大的改变。”这看上去像是个可被验证的预言,但不管是不是天秤座,基本上任何人身上发生的任何事都能套用这个说法,我们的家里或工作中都“酝酿”着某种改变。这就让占星术有了充满诱惑的优势:它永远不会“错”。但占星术为这个优势付出的代价也十分高昂:它永远无法通过学习达到进步。两个多世纪以来,占星术没有发生过任何有意义的改变。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不可证伪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一般来说,闭路循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拒绝面对失败或者推卸责任,但对伪科学来说,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这类学说建立时,就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成不可能失败的结构。这对其追随者来说极具迷惑性。这类学说对世间万物都适用,但这也意味着它们永远不会有任何发展。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1 万小时法则
2017年10月10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有意识的练习
2017年10月16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换句话说,努力的意愿只有在明确如何进步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古代医生采用的放血疗法导致无数病人死亡,其中还包括医生的亲属。这并非因为这些医生不在乎人命,反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在乎了,他们以为这种疗法有效。他们笃信盖伦的权威,却不相信批评与实验的力量,而正是后者揭露了盖伦学说中的漏洞,引领了医学的进步。因此,如果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对失败的认识,对成功的渴求只能是一场徒劳。
2017年12月29日 “哈得孙河奇迹”背后
医疗业本身的性质决定它非常容易出错——但是医疗工作者却鄙视错误,从未接受过错误管理或错误调查方面的培训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在面对足以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信仰形成挑战的证据时,我们更倾向于篡改这些证据,而不是转变我们自己的信仰。我们会去创造新的借口、辩护和解释。有时我们干脆会选择完全忽视这些证据。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我们想达到的目标是在减少错判的同时保证对犯罪者做出公正的裁决,这将带来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让担心司法滥用的自由派人士满意,另一方面也让担心罪犯逍遥法外的保守派人士放心。问题在于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我们有可能因为调整了“证据的门槛”,在减少一种错误发生的同时增加了另一种错误的发生,就像司法系统内的情况一样。虽然这两者间存在平衡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同时减少两种错误的发生也是可能的,这就是最终的进步方向。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很多人觉得,认为制度不完美的想法是无稽之谈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从历史上看,法律制度惯于自我陶醉。”来自纽约的辩护律师巴里·谢克告诉我,“当有人被定罪时,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法律是没有问题的。几乎没人认真地去检验法律制度的可靠性。实际上,人们经常认为‘错误判决’的想法很奇怪。”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具体数字很难估计,但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教授塞缪尔·R.格罗斯(Samuel R. Gross)指出:“如果我们对待监禁的态度像对待死刑那样谨慎,那么在过去 15 年中,(美国)应该有至少 28 500 名徒刑犯被改判无罪,而不是真正得到释放的这区区 255 人。”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2005 年,胡安·里维拉的代理律师申请了 DNA 鉴定。此时,里维拉已在狱中度过了近 13 年。当得知这种方法能够还原十几年前的那个夜晚发生在伊利诺伊州沃克岗的事情真相时,里维拉感到无比激动。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5 月 24 日,检测结果出来了。结果显示,在霍莉·斯塔克尸体内发现的精液不属于里维拉。刚刚得知这一结果的里维拉有点不知所措。他有点不敢相信人们终于可以知道他与这起可怕的罪行无关了。他对律师说,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空中漫步”。当晚,他在牢房内庆祝了一番。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实际上,结局还没有开始。在那天之后,里维拉又在狱中度过了 6 年。为什么?想想警方吧。他们会接受自己的错误吗?检察官们会两手一举,承认自己搞错了吗?整个司法制度能容忍 DNA 证据揭露自身的缺陷吗?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也许,关于 DNA 技术,最令人震惊的事实不是有多少无辜者被解救,而是推行这一技术所要面对的重重阻力,是司法制度如何对这一揭露其缺陷的手段进行还击。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了解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的学说,他被认为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通过对芝加哥一个小型邪教的研究发现了闭路循环行为的惊人真相。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但是到最后,他们重新拾起了那种反对权威的态度。正如费斯汀格所预期的,那些死忠成员们的信仰完全没有被这种令人大失所望的局面所动摇。事实上,其中一些人的信念变得更强了。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费斯汀格在他的经典著作《预言破灭时》中写道,这些人对预言的失败做出了重新解读。“外星的神明对我们的信仰感到很满意,于是决定再给地球一次机会,”他们这样说(这里只对用词稍作修改),“我们拯救了世界!”结果这些人不但没有退出邪教,一些核心成员反而出去招募更多信徒了。费斯汀格在书中写道:“这个小小的团体静坐了一整夜,散发出的光芒令神决定让这个世界免受没顶之灾。”事后,他们每个人都“欢欣鼓舞,喜气洋洋”。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那个邪教团体的成员对基奇形成了很大的依赖。他们辞去了工作,冒着家人的怒火,忍受着邻居的嘲讽去跟随基奇。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不像承认在去超市的路上走错了路那么简单。他们的威信悬于一线,这让他们拼命说服自己,基奇如同她自称的那样,是个真正的导师。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从认知失调的角度来看这个例子。如果我为了加入这个团体付出了很多,经历了深深的羞耻后才成为其中的一员,结果这个团体却不那么美好,那我们会显得多么愚蠢。为了保护自尊,我会努力说服自己,这个团体真的很棒,于是我就必须努力夸赞这个团体,尽量往积极的方向调整自己对它的认知。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当然,如果准备活动不够困难,上面这些理论就都不起作用了。要是发现讨论纯属浪费时间,这些学生就能在不伤自尊的前提下坦然承认,这个地方不值得留下来。只有当我们赌上自尊的时候,错误的判断才会产生威胁。这时,我们就会筑起自我防卫的高墙,开始粉饰自己的认知。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在读过研究报告后,被问及对死刑的态度时,死刑的支持者表示,他们对那些以例证支持其观点的材料印象深刻。他们说,那些数据翔实严谨,丰富健全,但其他材料则充满漏洞,不堪一击,怎么会有自尊自爱的学者出版这种垃圾呢?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我们越笃信自己的判断,就越容易对质疑这些判断的证据进行认知上的修正。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检察官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认知失调。很多检察官都认为自己的职业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使命。他们花了很多年时间接受教育,让自己达到很高的职业水准,这是一个艰难的准备过程。他们非常愿意相信自己加入的这个体系是公正的。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认识了痛失亲人的家庭,并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伤痛产生了同情。同时,他们也愿意去相信,他们花了大把时间、牺牲了与自己家人共处的时间去追求正义,这样做确实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DNA 证据的说服力确实很强,但不如检方保护自尊的动机强。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有时,体制本身好像不是为了从错误中学习,反而是为了掩盖错误而存在的
2017年12月29日 屈打成招
在美国,如果一架飞机从半空中坠落,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故将被严肃调查:哪里出了毛病?是系统的故障吗?还是个人的失误?是否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有什么方法能阻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是)在美国,当新证据致使判决被推翻后,官方却不会对此做任何记录。法官们总是写下一纸命令,而不是官方意见。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去分析哪里出了问题,别人也不会去这样做。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两者的目的都是避免承认错误,为隐瞒行为做出辩解。 ·我们尽力了。这种事在所难免。 ·为什么要把错误公开?反正病人也救不活了。 ·告诉家属事故的真相只会让他们更伤心。 ·都是病人的错。如果他不是这么胖(或病得这么重,等等),这个事故也不 会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只要我们没有绝对完全确定是我们的错误造成了伤害,就不用告诉别人。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讽刺的是,人在管理层位置越高,就越倾向于找借口为自己的完美主义服务,首席执行官们尤其如此。在我们研究的一家企业中,首席执行官在整整 45 分钟的访问时间里一直在解释为什么别人要为这家企业的失败负责。他谈到了管理者、顾客、政府,甚至同一家公司的其他领导人员,认为这些人都有责任。但他唯独没有谈到自己是否也应该负责。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自我辩护则比这坏得多。自己骗自己的行为毁掉了一切学习的可能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换句话说,最善于隐瞒的不是那些有意自保的人,而是那些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什么事需要隐瞒的人。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班加写道:“医护人员在用言语掩盖错误和转移注意力方面表现得非常聪明。有理由相信,他们这种伶牙俐齿是在住院医实习期间培养出来的,要不就是经过了专门的培训。”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社会科学与医学》(Social Science and Medical )杂志一项长达 3 年的调查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医生用一系列否认思维来处理自己的错误。他们“不让错误进入自己的意识”,并“缩小对错误的定义范围,让错误消失或变得无足轻重”。①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如果你觉得改变想法是无法忍受的,如果任何证据都不能让你承认错误,如果你感到自尊受到了威胁,而宁愿无止境地寻找借口,那么你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闭路循环。就算有可以吸取的教训,你也不可能承认它的存在,更不可能去面对它了。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这个问题在所谓的“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中体现得最明显。这是金融行为学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比如你现在有一系列股票组合,其中一些赔了钱,另外一些赚了钱,你更愿意卖出哪种,继续保有哪种?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一个理性的人会选择保留那些在未来有可能获利的股票,并卖出可能贬值的股票。事实上,要是想让获利最大化,你必须这么做。低买高卖的人总是会得到市场的奖赏。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但在现实中,我们却更喜欢持有已经下跌的股票,不管它们的未来前景如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痛恨把损失固化。一旦下跌的股票被售出,纸面损失就变成了实际损失,就会清楚地证明一开始买进这只股票就是个错误。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迟迟不愿放弃下跌的股票,拼命盼着能出现反弹。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如果参与者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是很难发现规律的。所谓犯错误,就是故意去验证一些违背自己假设的数字组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困在狭隘错误的假设里,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他们唯一的出路是去犯错,结果可能发现那根本不是错误。有时,犯错不仅是找到正确答案的最快方式,而且是唯一的方式。参与这一实验的大学生想提出多少组数字去验证规律都可以,但最终发现正确规律的人不到 10%。
2017年12月29日 自我欺骗与欺骗的根本差异
那位病人还算幸运,因为我当时已经在医疗安全领域有了点儿名气。那也让我有勇气站出来……要是我当时刚刚入职会怎样?我还会冒那个险吗?也许不会。如果那位病人死了,责任也在她自己的过敏体质,而不是主刀医生。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医院上演。有多少患者因此死伤?我们会真正知道吗?
2017年12月29日 “李森科事件”
在另一项研究中,志愿者们观看了汽车发生剐蹭的录像,录像中的汽车玻璃和车灯没有破碎。随后,他们被要求描述汽车互相“撞击”时的速度。突然,这些人开始描述碎玻璃满天飞的场景,虽然实际上一块玻璃也没有碎。这些人虚构了自己的记忆,去迎合“撞击”这一用词带来的新信息。 事实证明,记忆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可靠。我们不会用高清电影般的方式对自身体验进行记录。记忆更像是分布在大脑各处的系统,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记忆容易受到暗示,我们常常把不同经历的片段编织起来,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我们对每段记忆都会进行编辑。
2017年12月29日 “李森科事件”
李森科采取了另外一种方法:他不去参与辩论,反而直接关闭了辩论的大门。他请求斯大林宣布基因理论非法。斯大林同意了,并不是因为基因理论被证明不科学,而是因为这种理论与苏联的意识形态相悖。他们共同宣布,基因学说是“资产阶级的歪理”;而另一方面,拉马克学说则获得了政府的赞同。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他们选用了 10 个喷嘴,对每一个都进行了很小的改动,然后对其进行测验。“有的喷嘴比较长,有的比较短,有的喷口大,有的喷口小,有的内部刻上了凹槽。”琼斯说,“总之,每一个在原型的基础上都只做了非常小的改进,改变的程度也许只有 1% 或 2%。” 他们选出了“胜出”的喷嘴,然后以之为基础又制作了 10 个稍微不同的喷嘴,重复了测试过程,并继续反复测试多次。在重复了 45 次这种过程,经历了 449 次“失败”后,他们做出了理想的喷嘴。“比起最初的喷嘴,这个要好上很多倍。”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进步的取得并非建立在结构精密的计划之上(也根本没有什么计划),而是建立在与现实的频繁接触之上。在这样一个出色的喷嘴背后的,是那 449 次失败的反复测试与淘汰过程(见图 7-1)。 图 7-1 上面是最初的喷嘴。经历 45 代改进和 449 次失败的设计后,最终的喷嘴被设计成下面的模样。这个喷嘴的形状是任何数学家都不可能预见到的。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联合利华公司的例子就体现出了这种结构的优越性。对喷嘴的改进过程显示了测试的力量。尽管生物学家们对研究状态变化的物理学一无所知,他们还是通过进行大量试验、淘汰不良品、不断针对每一代最佳喷嘴进行改良的方法创造出了最有效的喷嘴。 生物学家选择这种方法并非偶然:这正是自然界发生进化的方式。进化是建立在名为“自然选择”的试错机制上的。更具适应性的生物得以存活并繁衍,它们的后代继承了它们发生突变的基因。这种机制和为联合利华创造喷嘴的机制一样,关键在于不断试错的过程。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失败与我们之前在航空业、医疗业和司法系统中遇到的失败不同。生物学家们预见到,自己将经历很多次失败。事实上,他们故意去失败,这样才能发现哪些设计可行,哪些设计行不通。在航空业界,没人会故意失败。让事故最小化是航空业的目标。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知道,要想从错误中学习,有两个关键部分:第一,要有一个正确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改进错误被视为推动进步的方法;第二,要有能让这种机制蓬勃发展的正确观念。
2017年12月29日 第 7 章 喷嘴悖论
当错误太具威胁性、令人难以面对时,认知失调就会产生,从而让人们去粉饰或忽视错误,这源于我们内心对失败的恐惧。我们要尽力去让自己承认错误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现在让我们来关注这个故事的其他方面。第一,创新过程始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个问题,甚至可被称为一个失败。吸尘器总是被堵住,还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戴森不得不弯下腰来用手捡垃圾。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一切都很顺利,戴森就不会有做出改变的动力了。他更不会全身心投入一项智力上的挑战。正是工程问题的本质催生了解决方案——无灰尘袋的吸尘器。 这可以说是创新过程的最佳案例。不管是新型吸尘器、新的商标名称还是新的科学理论,在很多意义上,创新都是一种解答。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相对论是对牛顿机械定律不足之处的解答,可以在物体高速运动时对其状态做出准确预测。 防护用胶带是对传统胶带的解答,从车身或者墙上揭下来时不会带下油漆。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我们通常会忽视创新过程的这一面。我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奇迹出现、灵感迸发的时刻,比如牛顿被苹果砸中时的福至心灵,或者阿基米德在洗澡时的灵光乍现。也许这就是创新看起来如此不现实的原因。灵感似乎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只要守株待兔就好了。 但这种看法忽视了创造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特点。如果没有问题、没有失败、没有缺陷、没有挫折,创新将毫无用武之地,也就失去了重心。正如戴森所说:“应该把创造力看成一场对话。要想给出惊人的回答,必须先有一个问题。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人们总以为创新是一项神秘的活动。他们觉得创造性的想法凭空出现,纯粹是思考的结果。他们认为创新是偶然发生的,特别是发生在天才的身上,但这其实大错特错。创新是需要投入大量工作的,同时也有其独一无二的特征。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创新是怎么发生的,才能提升我们的创造力,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如此。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自动柜员机是对“银行关门后取不到钱”这个问题的解答。发明者约翰·谢泼德-巴伦(John Shepherd-Barron)在一个晚上躺在浴缸里为忘了去银行而发愁时想到了这个创意。
2018年1月2日 第 10 章 失败激发创新
创新过程是为了解答某个难题而出现的。有一个术语专门描述这种情况,即创新的“问题阶段”。“那个破玩意儿让我烦心好多年了。”戴森指的是传统吸尘器,“我对那种技术的低效感到忍无可忍,与其说是‘问题阶段’,倒不如说是‘憎恨阶段’。”
所有摘录来自
[英] 马修·萨伊德. “黑匣子思维:我们如何更理性地犯错.” 江西人民出版社
发自我的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