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存储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SAN 结构有两种,IPSAN与FCSAN。
IPSAN:
IPSAN是在SAN后产生的,SAN默认指FCSAN,以光纤通道构建存储网络,IPSAN则以IP网络构建存储网络。由于FC
SAN的高成本使得很多中小规模存储网络不能接受,一些人开始考虑构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存储网络。但是在SAN中,传输的指令是 SCSI的读写指令,不是IP数据包。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在TCP/IP上进行数据块传输的标准。它是由Cisco和IBM两家发起的,并且得到了各大存储厂商的大力支持。iSCSI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快速的数据存取备份操作。为了与之前基于光纤技术的FCSAN区分开来,这种技术被称为IPSAN。iSCSI继承了两大最传统技术:SCSI和TCP/IP协议。这为iSCSI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iSCSI的存储系统只需要不多的投资便可实现SAN存储功能,甚至直接利用现有的TCP/IP网络。相对于以往的网络存储技术,它解决了开放性、容量、传输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其优越的性能使其备受关注与青睐。 在实际工作时,是将SCSI命令和数据封装到TCP/IP包中,然后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
IPSAN 优势:
FCSAN:
早期的SAN采用的是光纤通道(FC,Fibre Channel)技术,所以,以前的SAN多指采用光纤通道的存储局域网络,业内称为FCSAN。
FCSAN优势:
FCSAN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