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名称
意图
动机
咨询项目中经常面对一种情景: 所需要完成的目标与现状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咨询师可能对这条路比较熟, 也可能不熟. 不熟的话, 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是走一步看一步, 这本身没问题, 但很可能导致工作内容看起来很随机, 不系统, 容易引起客户困惑, 并在发现走了弯路后遭到质疑和否定. 而对问题比较熟悉的咨询师, 则可能是另一个极端, 一切尽在掌握, 便自顾自的按照心中的路线图前进, 或者信奉见招拆招的法则, 却忽略了客户处在经验不对等的位置, 因此依然容易引起困惑和质疑
这就像不带地图直接上路, 或者你带了地图, 但是客户不知道, 客户只能依赖你这个向导, 因此客户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在碰到岔口你选择一边的时候, 客户会困惑为什么不选另一边
我们需要一种机制或工具, 能够帮咨询师理清思路, 把握方向. 同时我们需要把它显式化出来, 并以此来和客户沟通.
方案
选择针对问题域某个已知的分析框架, 思维框架或解决方案框架, 以此为指导, 开始工作. 并把此框架与客户充分沟通, 使其了解接下来的项目进程可能是个什么样子, 包括最后的效果, 中间的路线, 有哪些困难, 做哪些平衡和妥协. 如果没有这样的框架, 便创造一个.
太阳底下没有新雪, 我们所能碰到的大多数问题, 都有其它团队曾经遇到过, 并有了初步的理论指导.
比如对遗留系统重构之类的项目, 我们可以采用Kent Beck提出的四种策略作为指导: Leap, Parallel, Simplification and Stepping Stone. 项目伊始, 跟客户讲解这四种策略, 并一起梳理客户团队的实际情况, 看看哪种更适用. 这个过程结束后, 客户便会对后续的工作有了切合实际的心里预期, 碰到困难也不会毫无准备.
另一个例子是组织转型之类的项目, 我们可以采用 The Reengineering Alternative 里提出的企业文化模型: Control, Competence, Collaboration, Cultivation. 项目伊始, 跟客户讲解这四种文化, 同时阐述清楚文化转型大概率失败的可能, 并做调查, 使客户了解自己的现状及自己的期望, 并采取更加实际和谨慎的策略.
一个稍小一点的例子是测试策略的改进, 可用的框架包括测试象限和测试金字塔
但太阳底下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咨询更应该是适应性的项目. 框架和策略只是提供了大致的路线, 解决了我们第一步的问题.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 后续任何新出现的问题, 都应该及时调整和沟通.
效果
已知应用
Pattern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