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机会再上一次学,你想在学校里学什么?
一、学会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将教会你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只用简单的对错来区分。
二、学会利益分配
人之初,性本善。但假设一个人有一天时候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被别人发现,谁能保证这个人不会做违法或违背道德的事。
三、学些必要的综合技能
包括经济、管理、心理学、会计等里面对生活和事业有用的知识。
系统思考又被称为"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引导人们从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从字面上看,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质上系统思考更重要的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要求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并且不断变化着的系统,考虑问题时要整体而非局部、动态而非静止、本质而非现象的思考,就像中医疗法,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五脏六腑气血脉相通,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异常,都有可能是其它因素引起而不仅仅是该部位问题所致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成功是1%的灵感加上99%的努力”这句话我们听了很多次了,但是我们忽略了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1%的灵感比99%的努力更重要。从小大人就教导我们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色,长大了,才发现事实好像不是这样子。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被培养成“只有怎么样,才能怎么样的思维模式中”。《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说:“我这辈子最走运的事情之一是没进电影学院。”还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不一定要经过学校才会成功。
换个角度思考
学校从小教导我们要做好事,无私贡献,长大了,出来社会才知道,无私贡献的人才少了。记得有人说过:“教科书应该反着读就行了”。没有人都过我们,人人“自私”也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好。比如献血,可以让人们想到自己需要用血怎么办?你献血,现在帮助别人,将来帮助自己。为社区捐钱的,可以让富人了解到自己可能会有变贫穷的时候,或可能富不过三代,为自己或后代着想多捐钱。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什么是回报增长法则,回报增长法则意思是说,多次帮助别人,你将会得到回报。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有些人老是抱怨自己的机会没有别人多。用概率可以计算增长回报法则,假设你帮助一个人,回报概率是10%话,帮助了50个人,那么你至少得到一交回报的概率是99%(至少有一次回报的概率=1-50次没有回报的概率=1-(1-0.950)=99%)。中国妈妈见小孩回家第一句话:“宝宝,今天你在学校乖不乖?”。或许我们教育孩子可以换一种方式问“宝宝,今天在学校帮助了谁?”。
重点放在哪
我们的激情也被教育于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学时,老师表场,你会高兴,工作了,上司表扬了,你会激动;购物时,商店打折了,你会兴奋。我意思并不是说不能激动不能兴奋,而且我们在这些太具体的事情设入太多,把这些事看得太重。因为我们应有梦想有目标,需要投入激情,这才是应该追求的。
实现生活中,不要为别人干活或让别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合作伙伴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底下容易的多。追求梦想追求目标才是你的重点所在。
信息的系统思考
信息:当初美国某大学有一个惊人的统计数字,该校物理系有50%的女生和男教师同居,校方大为震惊。事实:校方仔细调查,确实如此,该系有两名女生,其中一人与男教师堕入爱河……。
信息:在零售业,统计报表会告诉你,星期天的营业额是最高的。思维陷阱:只有星期天营业才带来更高的利润。系统思考:有什么办法创造更多的利润。美国零售商好必来商店在星期天是不营业的,同时它们不使用POS系统的。同样可以取得高利润。
二八法则的系统思考
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
如:“20%的产品创造80%的利润”。思维陷阱:只有解决20%主要问题的,才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系统思考:有什么办法创造更多的利润。长尾理论告诉你,市场上还有很多利基(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产品也可以创造很多利润。比如说面粉,我记得超市中的面粉都被装在只是贴着“面粉”标签的大袋子里出售。但是,直到我后来偶然走进了大超市,我才意识到我大错特错了:今天的店里有不下20种不同类型的面粉,既有全小麦和有机类面粉这样的基本类型,也有紫红色和蓝色玉米粉这样的外来品种。面粉行业已经出现了一条长尾。
在出售手机号码中,如“20%的靓号占80%的收入”,比如移动推出80后精英号码188 + 出生年 + 号码等等,也可以成为一个长尾。
规则的系统思考
为什么开着法拉利跑车人可以买到经济适用房?规则是会有漏洞的,规则是穷人定义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你是一个租房的打工族,每月收入四五千,住在农民房,每月上次六百给房东,房东拥有几十个这种小房子。你就不会奇怪月入几万的人被政府定义为穷人,并享有政府优惠待遇,而你那四五千,到手只有三四千了可能被定义为中产了。
案例分析
案例1:亚当斯交通定律
在城市交通领域有一种叫“亚当斯定律”的怪现象:由于道路面积的增加,交通堵塞暂时有所缓解,但正因为这里交通畅通,就引来了更多的车辆,这叫做“诱增交通量”,时隔不久,新拓宽的马路又恢复到昔日的拥挤程度。
思维陷阱:解决道路问题。系统思考:如何解决交通堵塞,并且产生较小的意外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路来源于两个定式:一是交通的主要问题=机动车拥堵;二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多修路。眼光只盯着机动车是不是“畅通无阻”。 “亚当斯定律”告诫我们,光靠道路扩张方式并不能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大马路修得越多越宽,对私人小汽车的吸引就越大,造成车流量的迅速增加,引发新一轮的交通拥堵,然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扩建道路,可道路的拓宽终将是有限度的,最终道路的拥挤状况依旧,或是更加严重,城市交通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局面。国内外许多城市正在饱受恶性循环之苦,中国城市不能继续走这样的弯路了。
案例2:电梯问题
一家有名的公司新盖了一栋高耸入云的公司总部大楼。公司各部门全部迁入的几个星期以后,员工们便开始抱怨起来,因为电梯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这些抱怨很快便在公司中传开了,因此公司马上向咨询公司求助。它先后找了三家咨询公司。
第一家咨询公司来到大楼后,首先找来了大楼的设计师,询问电梯的速度为什么如此慢,可不可以再提高一些,或者可不可以增加电梯的容积。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他们建议把电梯换掉,但是这至少得花30万美圆,而且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样会导致大量员工的工作陷入混乱,公司当然不同意。
第二家咨询公司在第一家咨询公司的基础上对电梯的程序进行了检查,发现尽管电梯运行速度有点慢,但设计使用的方法很先进,于是不认为应该对电梯作任何的改进。
第三家咨询公司作了一番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向公司提出了一个方案:在电梯的每一层都安装上一面镜子。
故事的结局是公司最终采纳了第三家公司的建议,而且非常奏效,再也听不到员工的抱怨了。
思维陷阱:解决电梯问题。系统思考:解决员工感觉电梯太慢问题
事实上,电梯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乘电梯的人的感觉而已。等待总是一件难熬的事情,但如果他们按了电梯的按钮,看见镜中的自己,对自己欣赏一番,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按照人性的角度去做的话,往往会有更简单的办法,而我们所相信的那套逻辑却总是使我们陷入复杂之中,结果带来资源的浪费。这正如有些人所认识的那样:人性将控制一切,因为人的情感和感觉是不可抵抗的。
案例3:迟到问题
关于以色列十间“日托幼童所”的经验。“日托所”规定下午四时放学,即家人须在四时到学校领回“学生”,但他们经常迟到,这意味校方须有一名职员留守,而这有成本;为了解决问题(设法使家人准时接小孩),“日托所”于是定出迟到十分钟罚款三美元的规定(加在月费三百八十美元上),等于说迟到家人要分摊学校的成本;可是,新例实施后效果完全在意料之外,一个月后“迟领个案”增一倍达二十宗。
思维陷阱:罚款可以解决问题。系统思考:解决迟到动机问题。
罚款产生了意外效果,因为三美元比看管小孩临时工的时薪低,而且家人付三美元便免除“犯罪感”,等于“道德诱因”大于“经济诱因”,他们更放心迟到;令人更感意外的是,“日托所”在罚款制实行十七个星期证实有反效果后宣布取消,但“迟领个案”不变,原因是“迟到”已不必罚款同时没有“犯罪感”。
在管理学中,奖和罚是常用的手段,在我们身边,奖和罚都是定死的,比如迟到罚二十块,提个好提交或者完成某个创新,奖一万。看看不同的例子,在新加坡,罚款是根据个人收入比例来进行的。在Google, 一个团队完成了一个提高广告点击率20%的创新,得到一千万美元奖励。